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苏德大战中 俄罗斯的酷寒天气到底帮了谁(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26 07:01:55

  根据格鲁乌的估算,德军至少需要采购600万件羊皮袄。这就意味着要有数百万头绵羊被宰杀,会有大量超出日常需要的羊肉涌入欧洲市场,从而引起羊肉价格大跳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格鲁乌密切监控欧洲各绵羊产区动向,收集、整理出各地公绵羊的数量、主要集散地和屠宰中心的情况。葛利柯夫每天两次听取欧洲各地公绵羊价格的情况,还命令苏联情报人员监视库存1.5万件以上羊皮袄的德军在冬装方面的备战动向,但是,均未发现异常。

  后来有报道披露,还有一个令格鲁乌做出错误判断的依据,是德军使用的擦枪油。情报专家们认为:德军目前使用的擦枪油在寒冷天气中会受冷凝结。如果要与苏联开战,需要配备适合严寒地区的特殊擦枪油。

  因此,葛利柯夫命令手下注意搜集德军的擦枪布和油纸,看德国人是否改变了擦枪油的配方。德军对于擦枪布有很严格的管理规定,使用过的擦枪布都要烧毁或就地深埋。但经过格鲁乌的努力,德军使用过的擦枪布还是被秘密搜集、送回苏联国内进行化验分析。

  当运送大量脏布和废纸通过边境时,为了不引起德国边防军的怀疑,格鲁乌情报员常常在这些破布、废纸里面裹上铁锭以蒙混过关。但是,化验结果显示,直到德军开始进攻苏联之时,仍旧没有使用新式擦枪油。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希特勒100多年后重蹈拿破仑的覆辙

  与此同时,格鲁乌还有计划地从德国占领区偷运大量煤油灯、煤油炉和打火机等生活必需物品,再对这些物品中的油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德国人还在使用在严寒地区无法使用的燃油,没有更改适合寒冷天气使用的燃油配方。

  然而,这些判断到最后都落空了,从而导致了苏军备战节奏减缓,没有及时收缩力量,让德军在战争前期所向披靡。从情报判断来看,寒冷的冬天,麻痹了苏联的情报机构,让德国人占了先机。

  实际上,葛利柯夫的总体判断方向是对的,只是最终落脚点发生了偏差。因为希特勒在进攻苏联之前,根本没有按照常理进行备战。希特勒常向他的将军们鼓吹:苏联就是一栋即将倒塌的房子,只需要我们在门口踹上一脚,整个房子就会坍塌!希特勒想利用闪电战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就占领苏联的重要城市,迫使苏联投降,这样他根本没有必要在俄罗斯过冬。即便是没有实现打垮苏联的目标,希特勒最主要的目标是高加索油田,那里属于苏联南部,过冬条件并不是特别严苛,所以德国的军队在备战时也没有考虑过冬的问题。

希特勒想利用闪电战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就占领苏联的重要城市

  雨水“黏住了德军的靴子”

  在战争初期,德军“闪电战”进军速度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战争进入到两周以后,德军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因为他们从战场上俘获的是大批老旧坦克以及丝毫没有作战经验的“预备役”士兵。德国军队就像猎豹一样,而苏联军队就好像北极熊,虽然初期北极熊被猎豹抓得浑身是伤,可猎豹也清楚,这没有伤及北极熊的要害,在接下来的消耗中,北极熊还可以继续有破绽,而猎豹却经不起一次失误。

  为了寻求歼灭苏军主力的机会,德国三个方面军都沿着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进行进攻。在攻坚战中,德国消耗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交通干线和主要城市之间大部分未能控制的区域,则为后来德军并不稳固的补给线带来了压力,这种压力远大于天气带来的压力。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哈尔德上将的工作日记中关于前线部队的状态有清楚的记载:1941年7月7日(战争的第16日)南方集团军情况:第11集团军司令官的情绪已由乐观变成了失望。第11军的进攻又受阻,其原因不明。第17集团军进展顺利,并已集中其先遣支队,准备在普罗斯库罗夫方向上实施突击。他在7月30日的日记中写到:德军最高统帅部已就东线下一步的作战定下了新的决心,即应在战场中部转入防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