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排得上号的大国。中印自古相邻,习惯边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基本没有争议。但自从英国占领印度后,英印政府试图将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裂出去,为后来的中印争端留下隐患。
1950年,印度独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任总理。尼赫鲁具有强烈的大国主义倾向。他当政后,立即和巴基斯坦展开争夺克什米尔的战争,最后以各自占领一部分结束,此后仍然因此发生多次印巴战争。他以武力收复印度境内的葡萄牙殖民地果阿。
尼赫鲁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乘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1954年10月,尼赫鲁访问了中国,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刚回去,印度官方地图上立即出现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此迫使中国接受这一事实。1958年,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信,直截了当地提出:“印度的这些大片土地(中国地图表明属于中国)只能是属于印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正在进攻的解放军战士
此后,印度政府还支持西藏反动农奴主叛乱,公开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尼赫鲁甚至指责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
在尼赫鲁的支持和默许下,印度军队不断在中印边境挑起流血冲突。对此,中方保持了适度克制,避免冲突的扩大。
解放军对敌射击
1959年11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对总参谋部的雷英夫说:“我们有些同志打了几十年的仗,可还不懂得这样一个起码的道理:两军的边防战士一天到晚鼻子对着鼻子站在那里,手里都拿着枪,一扣扳机,子弹就会打死人,冲突怎么能避免呢?”
毛泽东提出,中印军队实行隔离政策,双方各自后撤20公里。如印方不干,我单方后撤。
可尼赫鲁不但没有接受中方建议,反而把中方的克制后撤视为软弱可欺,加剧在边境发起武装挑衅。对此,中方按照毛泽东的建议,单方面后撤了20公里。
1960年4月,周恩来飞抵印度,与尼赫鲁开展谈判。尼赫鲁狮子大张口,向中方提出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中方当然不能接受。谈判破裂。1962年,印度武装侵略的程度一再加剧。当年6月,印度军队已经越过“麦克马洪线”,进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区,在中国境内建立了100多个据点。这些据点有的与中国岗哨面对面,有的甚至穿插到中国岗哨的背后。印军还不断拦截、袭击中国巡逻队、运输队,挑起一次又一次的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