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还是苏联够狠:500万战俘不释放留着当苦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23 18:56:05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战俘群体。战俘总数约为3500万,其中500万死于战俘营,1100多万德国战俘分别关押在英国、美国和苏联等国境内,其中苏联俘获的德国战俘人数最多,约300多万。此外,苏联还俘虏了日、匈、罗、意等国战俘,使俘获战俘总数达500多万。

      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组建了24个前线战俘营,72个接收解送站,500多个战俘营,214个专门医院,421个劳动营和322个遣返营,在这些战俘营、医院和劳动营关押过的战俘有400多万,被拘留人员30多万。截止到1946年他们被关押在267个战俘营,392个劳动营和178个专门医院中,战俘营下又设立2112个战俘所,几乎遍布整个苏联。在整个关押期间约有15%的战俘死亡,即58万人左右。

1.jpg

在苏联的德国战俘

      为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尽快恢复和发展遭受战争重创的国民经济,苏联从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就开始利用战俘劳动,截止到1956年底战俘遣返结束,战俘在苏联劳动长达十余年之久。

      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劳动力资源损失更为严重。战争爆发后,苏联数百万青年男子走上前线,到1941年底,苏联国民经济中的工人和职员数量急剧减少,仅相当于战前的58.7%,男女劳动力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很多领域从事强制劳动的犯人也因大量参军导致人数锐减。因为劳动力不足,即使是过去不从事生产的孕妇、哺乳的母亲,甚至是病人、献血者都被苏联大量征召去从事一线生产。

2.jpg

日本战俘在劳动

      由于苏联已经完全接受并习惯于使用强制劳动力,而且在卫国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劳动力,因此在战争初期,为了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抵补战俘关押开支,苏联毫不犹豫地决定使用战俘从事强制劳动。

      战争初期,苏联为战俘提供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很差,战俘每天从事12小时的超负荷劳动,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劳动效率很低。战俘被俘之前身体已经极为虚弱,导致战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很高。

      1945年6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将使用德国劳动力作为战争赔偿的一种方式。对德作战已经结束,战俘人数剧增,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战俘劳动,恢复和重建国民经济,成为战后苏联的重要任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