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一场人为引发的大饥荒夺走了数百万乌克兰平民的生命,也在幸存者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心中留下了久久无法消褪的伤痕。
乌克兰饥荒:伤痕80余年未消
在很多民众看来,80年前的一幕幕人间惨剧,都是一场有意而为之的“种族灭绝”的一部分,而非单纯的决策失误。俄罗斯方面则始终对此嗤之以鼻。
仿佛永远不会有结果的口水仗中,曾经亲历灾难的幸存者们渐渐老去。被时光的河流带走之前,他们愈发迫切地想要分享各自的故事,作为对世人长久的警示。
饥荒岁月的求生之道
面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镜头,现年87岁而依然精神矍铄的妮娜·卡朋克,演示了自己在饥荒岁月的生存之道。
一边轻声细语地描绘当年种种,一边往由劣质的麦片、麦糠、干荨麻叶和其他杂草等原料混合而成的“食材”里加入水和盐,然后揉搓成一块发绿的团子,再用它做成小小的馅饼——卡朋克管这种东西叫“面包”,尽管它的形态完全超出常人所能想象。
她告诉记者,千万别对这种“今天看来可能连动物都不愿吃的玩意儿”不屑一顾;在1932年冬至1933年春的乌克兰,有了这些,就意味着给自己留下了生的希望。
彼时,卡朋克一家生活在乌克兰中部的一个小村庄,饥荒乍起没多久,她的父亲便咽了气。卡朋克清楚地记得,双腿浮肿的他,好不容易弄来一点食物,吃着吃着,忽然没了气息——饥荒肆虐之时,如此骇人的景象在乌克兰乡间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