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粮抢猪抢牛
有些地方90%以上房屋被毁
日军为了维持占领需要,大量征用军粮。有时候由伪政权和组织来进行,有时候则是日军直接出面。在扫荡时期更是如此,而且还给各地下达任务。
如1944年下达到金华地区的军粮征集任务为11375吨,浙东地区5700吨,诸暨5000吨,湖州地区7000吨。1944年,日军在金华搞了“计口授田”。凡8岁以下60岁以上的儿童、老人不可配授,青壮年每日8两口粮,而民间所储的所有粮食必须充作军粮。
除粮食外,各种土特产也是其强征的对象,蚕丝、茶叶是其掠夺的重点。
日军对农业资料和农民生活资料的掠夺从浙江省各地在战时和战后的调查统计材料也可以看出一斑。
如在长兴,日军烧掉粮食139万石,抢走耕牛4416头,猪8800头,被砍树木548万多株。义乌沦陷期间,被掠夺的耕牛、猪、家畜等6.53万头,被抢粮食7065吨。永康损失粮食5500吨,耕牛5000头,猪7000头。
房屋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战争期间,由于日军频繁的军事攻击和空袭,使农村房屋遭受巨大损失,如武康、长兴等县,其损失百分比基本在90%以上。而义乌、江山、嵊县等地,房屋损失均在70%以上。
至于沿海一带,如奉化、镇海各县,灾情也很严重。如1940年7月,日军第一次登陆时,镇海县武宁镇,原有房屋1200余间,差不多全部夷为平地,居民多沦为乞丐。
据战后的初步统计,浙江全省在抗战期间被毁房屋达732.9万间。由于大批农民无家可归,被迫沦为难民,到战争结束,各县农村因战争导致的难民人数达220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