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扬州小学前身难民营:日伪致8年教育断层(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24 17:56:09

      1938年7月,慕究理女子学校增设初中部,招收初中生;变只收女生为男女生兼收,结束了长达50年的女子学校的历史,学校也因此改名为私立慕究理学校(一说校名为扬州浸会慕究理学校);再次改变学制,变为“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计十二个班,一百多名学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慕究理学校校舍被日军占据,不得不停办。

      1951年4月

      学校才改名苏北育才小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学校重新开学,总校名仍为扬州私立慕究理学校。中小学分开,小学部在原寿安寺巷的校区,名私立慕究理小学;中学部在其西边,即原邗江县委党校校址,名私立慕究理中学。扬州城区的另一所教会学校——懿德小学复校,名私立慕究理第二小学。后这所学校又改回原名。

      1949年1月,扬州解放。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扬州军管会接管学校。

      7月,私立慕究理中学并入区立扬州中学(即今扬州中学),不复存在。

      同年秋,市政府批准私立慕究理小学继续办学,并发给印章。

      1951年4月,学校改为公办,定名为苏北育才小学。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