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浙赣战役打响。“6月1日,日军进攻衢州城。”姚肇鸿说,6月3日,日军多路人马向衢州城发起全面进攻,86军守卫衢州官兵与敌浴血奋战。
6月3日午后,日军组织两股突击队,在炮空火力掩护下,冲进衢州城内。防守核心阵地的86军16师46团团长谢士炎,立即组织反击,打出去一股日军。另一股日军冲到设在大南门的指挥所附近,46团连长高远举率全连官兵在瓮城与敌展开肉博、拼刺刀。高远举一马当先,手握刺刀,挑死好几个日本鬼子,但他自己也多处负伤,最后阵亡。
这一次,大南门核心阵地保住了。阵地前尸横遍地,守军伤亡200多人,入侵的这股日军100多人全部被歼。
从6月3日晚上起,接连三天三夜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位于衢城西、北、东三面衢江、乌溪江水位猛涨。日军从这三面进攻衢城受阻,便集中优势兵力向城南进攻,还丧心病狂地使用了毒瓦斯弹。当时守军没戴防毒面具,遭毒气袭击,部分官兵丧失了战斗力。但一批官兵倒下了,后续部队马上跟进,如此前赴后继,中国军队守住了阵地。
衢州城门遗址
不过,虽然中国军队异常顽强,但由于多种原因,6月7日,衢州城还是被日军占领了。衢州保卫战历时六天六夜,中国军队伤亡3500多人,日军伤亡1800多人。而在整个浙赣战役中,日军也遭受了损失,其中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被炸死,日军伤亡17148人。
1000多壮士宁死不屈跳衢江
“如果说,大南门的战斗是激烈,那么水亭门前发生的一幕,更是悲壮。”姚肇鸿说着,带记者来到了不远处的水亭门。
水亭门外,就是衢江。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日本侵略者欲作垂死挣扎。当年6月,龙衢战役爆发,这也被称为衢州第二次保卫战。
参战老兵
6月14日,日军兵分三路向衢州发起进攻,与当时驻守定南线的国军105师313团,在缸窑、寺前、旺吴、东山一带发生激战,火力甚猛,枪炮声日夜不息。
6月25日上午,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掩护下,日军对衢州城东门外机场发起攻击。中国军队打退日军五次进攻,毙敌200余人。在打退日军第五次进攻的时候,国军第21军第145师435团上校团长刘一壮在肉搏战中牺牲。
6月26日凌晨,衢州一带被浓雾所笼罩,日军利用浓雾向前运动,同时又集中炮火猛轰城东北角和古城大南门,城东门被炸出一个缺口,日军随即从缺口冲进衢州城。
尔后,城内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中国军队伤亡极大。战斗中,435团副团长沈清源负伤数处,犹坚持战斗,后因流血过多,为国献身。
78团守城官兵,经过一天的战斗,伤亡过半。这时78团三面受敌包围,弹药又得不到补充,被迫退到水亭、西安门附近城外一带。
“当时衢江水涨,西安门外江面上浮桥己撤去,舟筏也很少。敌军越逼越近,越来越多。守城将士剩下的1000多人,谁也不愿作俘虏,纷纷跳江。”姚肇鸿说,因水急浪高,许多人被江水吞没。
看到中国军人跳江,日军在城墙上架起机枪,疯狂地向落水者扫射,还派出三架飞机,低空盘旋,反复沿江面扫射。一时间,衢江上浮尸蔽江,鲜血染红了江水。整个78团官兵,除少数幸存者外,大多壮烈牺牲。
千人跳江的壮举激励了其他军队。6月27日,中国军队展开反击,将入侵衢州的日军实施三面包围;6月29日,日军撤退;6月30日,衢州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