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郑成功北伐南京为何遭到惨败:连犯致命错误(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1-30 14:57:00

  三“探”长江 南明政权展开海上游击战

  郑成功发起江宁战役前,南明政权已有过攻入长江的尝试,起到了“探路”的作用。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南明定西侯张名振、监军张煌言曾三次率军攻入长江口。一月,南明军乘船溯江而上,到达镇江附近的瓜洲、金山等。四月,南明军再次入长江,直至镇江、仪真(今江苏仪征),离江宁更近了一步。十二月,张名振等人率船400余艘一直抵达江宁城北的燕子矶一带。清军早有防备,一番激战后,明军退回崇明岛。三“探”长江虽然并未取得大的战果,但南明方面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海上游击战,令清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态势,无可奈何。

  为巩固江宁等地防务,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廷将储藏在江宁仓库中的“杀手锏”武器——红衣大炮搬出来安放到镇江的炮台。清廷还没有料到,一次更大规模的长江战役即将来临。

  出师不利 郑成功船队溺死八千人

  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集中主力在云贵一带围剿南明永历政权,东南一带防守较为空虚。郑成功料想江宁防御薄弱,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战机,全力进攻江宁,并于八月率船队由舟山北上。

  然而,郑成功的船队长期活动于福建海域,对浙江海域并不熟悉,再加上天有不测风云,船队航行至羊山(今浙江舟山大洋山岛)海域时,遭到台风袭击。

  从八月初九至十一,狂风暴雨一直没有停歇。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