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之下,冯玉祥与蒋介石关系总体是较为缓和的,冯服从蒋的领导,蒋尊重冯的意见。在民族危亡关头,冯玉祥对蒋介石做了三件事:不断激励蒋坚定抗战决心;注意维护蒋的领袖地位和尊严;也敢于批评蒋的不足。
抗战爆发后,冯玉祥呼吁联合抗日,反对妥协投降。当时恐日症、亡国论甚盛。抗战时期,蒋更几经动摇。在1939年1月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曾解释“抗战到底”的意义说:“我们这次抗战的目的,当然是要恢复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和日本开始谈判,假使能够恢复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可以开始谈判,以外交的方法解决东北问题。”
实际上,关于“抗战到底”,冯玉祥早就有过解释。在1938年10月的武昌最高国防会议上,汪精卫与白崇禧、冯玉祥谈论什么是“抗战到底”,冯回答说:“把所有的失地都收回来,不但东北四省,就是台湾和琉球各岛,都要交给我们,并且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的投降,这就是抗战到底。”这当然使汪精卫很不喜欢,当时蒋也在场,但没有关于他表态的记录,很多资料显示,蒋介石在抗战前期,一面对日作战,一面又通过各种渠道与日本秘密谈判,蒋的谈判虽是虚虚实实,有时不失为一种策略,但难免有脚踩两只船之嫌。对于蒋介石可能产生的动摇,冯玉祥为其痛陈利害,冯以赤壁之战前孙权与鲁肃的对话启发蒋指出:“汪精卫一班人为了富贵,什么坏事都敢做。委员长您只有抗战这一条路,失败也是成功,成功也是成功。”冯甚至要求蒋效仿孙权,砍掉桌子的一角,以表明抗战到底之决心。蒋介石对冯玉祥的意见非常赞成,当晚,冯玉祥将谈话要点在长沙广播,这使大家都知道了蒋介石有抗战的决心。
蒋介石当时身处最高统帅位置,冯玉祥清楚懂得拥护蒋介石的重要性,处处注意维护蒋的领袖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