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董明珠与珠海国资那些不得不说的往事

来源:腾讯财经 时间:2016-11-18 13:04:42

  收购珠海银隆方案一波三折的格力电器,因董明珠离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重磅消息,又一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董明珠辞任格力”、“董明珠只离任格力集团,继续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免职另有隐情”……关于董明珠离任格力集团的消息,由于消息的不对称性,众说纷纭。

  10月18日,珠海市国资委在对格力集团董事会发出通知:"免去董明珠同志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

  知情人士告诉腾讯财经,董明珠不再在格力集团担任任何职务,仅为格力电器(000651.SZ)的董事长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去职的真实原因是,董明珠将参与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员工持股计划,身份有所冲突,因此必须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位。格力电器官方回应称,“基于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本人意愿,主动辞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

  伴随着董明珠去职格力集团,格力集团实际控制方珠海市国资委与格力电器之间,曾经闻名的“父子之争”态势或硝烟再起。公开资料显示,格力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截至2016年9月30日,格力集团在格力电器的占股为18.22%,为第一大股东。

  “父子之争”风险再起

  过去二三十年间,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关系十分微妙。

  而10多年前那场“父子之争”,最具有代表性。2004年9月,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格力电器以现金方式收购格力集团持有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70%股权、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75%股权、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70%股权和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80%股权,收购总价格为1.48亿元。这一收购之举,使得格力电器股权结构结束了格力集团一股独大局面,而变成了多元化分散持股的状态。

  同时,持续两年之久的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父子之争”收尾。在2004年9月之前,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一直业务存在交叉,在业务上,明显是“父弱子强”,而在管理上则相反。此后,随着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集团董事长和格力电器董事长开始由同一位高管担任,也正式结束了“父子之争”局面。

  在2012年时,朱江洪卸任格力时,格力电器对董事会进行改选,“父子之争”风险再起。当时,在8位董事会候选人中,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董明珠、周少强、鲁君四和黄辉为董事候选人,第二大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推荐张军督为董事候选人,第三大股东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和第四大股东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则联合推荐冯继勇为董事会候选人。

  周少强原为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是珠海市国资委在格力集团的“空降兵”。2012年5月份召开的2011年度股东大会上,股东对周少强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短板,及其空降身份提出质疑。随后的表决,因遭到机构和中小股东的反对,周少强落选格力电器董事。

  此举,在当时被解读为珠海市国资委对格力电器的渗透遭到了抵制。也有猜测观点认为,周少强落选与董明珠抵制有关。当时国资委的本意是,董明珠接任朱洪江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后,周少强出任总裁。

  周少强落选后,被聘任为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1月,周少强被曝出在当地一家豪华会所公款消费,一桌饭喝掉12瓶红酒,珠海市市委、市政府要求纪委派出工作组调查。此后,周少强被停职反省,并免去他在格力集团的一切任务。

  随后,董明珠否认了周少强落选与己有关,而是表示,“如果这种作风在格力是司空见惯的,那对格力绝对有影响,但这在格力不存在也不可能复制,格力不是喝酒文化,不适应格力这种文化的人必然要离开。”

  原本由董明珠担任的格力集团董事长职位,如今旁落他人,使得曾经就有过嫌弃的“父与子”间的关系,又变得微妙起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叶志坚: 不忘初心,坚守梦想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