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专访中华小吃委员会执行主席侯嘉:传统小吃需要重新包装

来源:北京商网 时间:2016-11-07 09:52:45

  从当初创立“九门小吃”一炮而红,到离开九门小吃独自创立万丰小吃城,再到今年当选中国烹饪协会新成立的中华小吃委员会执行主席,几十年风风雨雨,侯嘉从未离开过小吃这个行当,因而对传统小吃有着比普通人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观念落伍是制约传统小吃发展的主要障碍,传统小吃亟待重新包装、重塑形象,“小吃委将通过搭建融资、发展、交流等平台,带领传统小吃经营者抱团发展”。

  小生意要有大理想

  在北京,经营传统小吃的商户不少,但有独立商标的却不多。在很多商户看来,有钱赚就够了,干嘛要又麻烦、又花钱去注册商标呢?侯嘉认为,这就是一种小富即安、缺乏远见的表现。“做生意和做事业是两个层面,传统小吃要想走上正轨、发展壮大,必须要当做事业来做,要有责任感和担当。”无论是早年间的东华门小吃,还是后来的九门小吃、万丰小吃,侯嘉都很早注册了商标,极为重视品牌的打造,“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近年来,各级政府均出台不少支持老字号小吃发展的优惠政策,侯嘉对此却有不同看法。“政府出发点是好心,但老字号不能宠。过度宠爱会让老字号不去创新,一味等靠要,躺在金饭碗上要饭吃。”

  一些老字号总爱标榜自己才正宗,可侯嘉认为,正宗就是认真、不凑合,有稳定的出品。“有的老字号,今天明明只做了100斤产品,卖完后看还有生意,就从别处进货来卖,这就是不正宗,是砸自己牌子。”

  他认为,政府真正该推一把的是认真弘扬传统小吃事业的人。针对近年频频曝出的老字号失信事件,侯嘉建议取消老字号终身制,实行五年一认定,从食品安全、纳税贡献、工商信誉、社会责任等方面全面考核,不合格的老字号就摘牌。

  传统小吃需要扬弃

  传统北京小吃重油重糖、多用动物内脏制作,这些与现代人追求的健康饮食理念相去甚远,事实上,这也是传统北京小吃日渐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对此,侯嘉表示,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改变。传统小吃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口味,朝着健康营养、低油少盐的方向转变。

  “我们小时候,桃酥都要特别油才好,如果还是那么油,放在现在就没人买了。一些必须油炸的食品,也可以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卤煮不一定非得一股脏器味,也可以做得很干净。过去奶酪必须加糖才有好口感,现在可以用木糖醇代替糖,既保留了口感,糖尿病人也能吃。”侯嘉说。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