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部分糟粕的同时,侯嘉认为,传统小吃一些好的传统仍需保留。“老北京奶油炸糕,应该炸得圆圆的,热乎乎上桌,蘸白糖吃;可现在一些小吃店的奶油炸糕,皱巴巴的口感全无,明显放了很久,不是现炸的。还有艾窝窝,传统做法内部是有豆馅的,如今很多改成没有馅的。”
在他看来,传统北京小吃并非正餐,而是零食,它最大的卖点是文化。当前,包括炸酱面、宫廷小吃、烧卖、粥等很多品种,都具备了走出国门发展的条件,它们最需要的是重新包装、塑造品牌形象。
搭建平台抱团发展
城是味,食是道。在侯嘉看来,传统小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让北京的城市味道更浓,需要政府、企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为了促进传统小吃的发展,在中国烹饪协会组织下,今年5月1日,首个小吃全国性组织——中华小吃委员会正式成立,侯嘉当选小吃委的首届执行主席。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小吃委将重点搭建融资、发展、交流等平台,力争实现中国各地有代表性的传统小吃,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早日走出国门。
据介绍,小吃委已成立了互助会,也是基金会作为融资平台,筹措的基金将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参与的会员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出申请。小吃委还计划以投资的方式,协助有潜力的会员扩大经营。此外,利用会员资源广泛的优势,小吃委将发挥资源整合功能,不定期举办考察交流活动,带领会员到优秀企业取经,大家共同成长。
侯嘉透露,首届中华小吃节也正在酝酿当中,预计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推出。届时,小吃委将带着中华56个民族的小吃、民间手工艺等,走进某一地区,将浓缩展示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各地。
记者 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