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黄光裕再获减刑的消息传出,说明他在狱中诚心悔过,认真接受改造,获得肯定。
作为从草根一族起步,依靠智慧和勤奋崛起的富豪,在这个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黄光裕具有榜样一样的力量,一线明星一样的人气。
黄兴裕减刑奖励,恐怕除了他的商业宿敌,没人不希望他立功改过,早日出狱,重出江湖的。
黄光裕1969年生,2008年被抓,2010年被判,将于2021年出狱。黄光裕一生充满传奇,34岁就成为中国首富,不到40岁坐牢,将在52岁出狱。
40岁到50岁正是一个男人一生的黄金时期,对企业家来讲,尤其如此,这个阶段思维活泛,精力充沛,阅历丰富,但黄光袱却在狱中度过。这对黄光裕自己,对黄氏家族,对国美电器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承受的损失。如果没坐牢,这10多年,黄兴裕完全可以带领国美电器站在中国优秀企业的最前沿,傲视群雄。
随着黄光裕在狱中的日子越来越少,社会和媒体对他的关切越来越多。研究黄光裕,对其出狱后避免重蹈覆辙,用其神奇的商业智慧造福社会,造福时代,是大功一件。
祸起赚钱套路之变:资本贪念
纵观黄光裕的一生,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穷怕了,对金钱占有的执著比别人来得更为猛烈。
但黄光裕的第一桶金,靠的是勤奋和诚信。连初中都没毕业的黄光裕,在商业上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1984年,不到16岁的黄光裕辍学了,跟着其兄北上内蒙古做生意。1986年兄弟俩辗转来到北京,在前门珠市口盘下一个叫国美的门面,先经营服装,后改卖进口电器。
对经营主业的改变,体现了黄光裕独到的商业思维和眼光。黄光裕认为服装有面料、季节性因素,把不准,参不透,做不好,赚钱有难度;而家电相对稳定,只要有货就不愁卖——黄光裕认为所有问题都集中在搞定进货渠道,只要搞定了进货渠道,就不愁没钱赚。
1987年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在当时卖方市场背景下,商家都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黄氏兄弟反其道而行之,“坚持零售,薄利多售”。低价策略让国美电器俘获和积攒了大量客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1991年黄光裕在北京某报中缝打出“买电器,到国美”的广告,并刊登价格。这是中国当时最早的广告案例之一,让国美在北京城家喻户晓,用户奔着低价,慕名而来,生意异常火爆,黄氏兄弟相继开了多家名字有别的电器店。1993年,黄光裕将这些门店统一命名为“国美”。门店名字的一统江湖,为国美其后的连锁扩张奠定了品牌基础。1999年国美打破地域限制,拉开全国性经营序幕,从天津开始,在上海,成都等大中城市拷贝国美模式。2003年11月,国美在香港设立分部,正式进军海外市场。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借壳上市,实现资本运作。上市之初,黄光裕持股接近75%,达到香港联交所规定的上市公司私人所持股份的最高限度。2007年,黄光裕凭着出售非上市公司股份给上市公司套现93亿元的佳绩,成为套现最多的富豪。在资本市场上的试水,让黄光裕身价倍增,跻身于全国富豪排行榜前列,其中2003年,2004年,2008年,在胡润富豪排行榜上,黄光裕都是中国首富;在2006年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上,黄光裕也是首富。
如果纯粹是做实业,不走资本运作道路,黄光裕或许没有牢狱之灾,但也不能在财富道路上一飞冲天,跻身于全国顶级富豪前列。资本运作的聚财效应,让黄光裕尝到了甜头,觉得来钱比做实业轻松快捷,值得琢磨。于是黄兴裕把国美电器日常管理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则把更多心思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甚至不惜铤而走险。2008年11月17日,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2010年11月18日,黄光裕因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现在黄光裕已经服刑过了八年了,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两次获得减刑机会,现在暂时确定其出狱时间为2021年2月16日。
在黄光裕入狱之前,国美电器发展顺风顺水,一直占据中国家电连锁的头把交椅宝座,傲立潮头。自从黄光黄入狱以后,国美电器开始了跌宕起伏,激流勇退。2009年国美电器被苏宁电器一举超越,2013年又被京东商城超越。2010年爆发“陈黄之争”。现在国美在线也是远远落后于其他电商,如京东商城。
对黄光裕和国美来说,值得庆幸的是,2021年黄光裕出狱时,还很年轻,只有52岁,也是一个企业家的黄金时期,加上国美仍然在黄光裕控制之中,国美迎头赶上,超越苏宁,重回家电连锁榜首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在狱中服刑期间,相信黄光裕面向墙壁时,难免后悔:早知如此,不如当初踏踏实实做实业。对做实业来说,资本是助推剂,根和本还是应该在企业本身上,不可本末倒置。贪欲过盛,越过红线,陷身泥淖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