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陈启宗谈中国经济、楼市与商业寒冬(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22 14:47:24

  谈零售市场

  对于香港零售市场,陈启宗表示,香港有700万市民消费,总会有内地旅客来港旅游。以前零售业增长太快,但并非常态,不会永远持续,此前小部分香港人不欢迎内地旅客,让香港步入零售寒冬。

  “市道现正陷于低迷,并渺无结束迹象”,2015年中期报告致股东函中,陈启宗曾如是概括。

  时隔半年后,陈启宗又在恒隆业绩会上表示,对内地零售市场的判断并没有发生改变,内地市场相当疲弱,并且有越来越疲弱的趋势,短期看不到有好转的迹象。

  当时,陈启宗如此总结2015年下半年的内地零售市场:“普遍来说,下半年的零售销售额会高过上半年,但是2015年下半年反而差过上半年,这个势头并不令人鼓舞。如果按照过去六个月的走势,还有可能继续下滑。”

  正是去年年中那一篇以“商业寒冬”形容内地零售市场的《致股东函》,在国内引发热烈讨论,陈启宗对商业地产的见解再次成为业内人士的“指引”。

  从目前看来,陈启宗的判断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4月份,陈启宗在股东周年大会后提到,在三年前自己已经感觉到内地零售市况转弱,今年初零售气氛不佳,未来前景不明朗。

  陈启宗认为,中国部分城市有太多购物商场,但优质购物商场则普遍太少。

  一家主要的欧洲银行最近发表详尽报告表示,中国的零售面积是短缺而非过剩,城市的人均零售面积仅为美国的七成。以同等质量的购物商场比较,中国的购物商场客流量远较欧美为高,但人均消费则低得多。这意味着,中国有很大空间容纳更多优质购物商场及人均消费增长。

  陈启宗本人虽不认为该报告的结论完全正确,然而,这份研究值得思量。

  是什么导致内地的零售处于“寒冬”,陈启宗此前已有分析。

  比如,高端消费是经济中薄弱的一环,反腐行动持续所带来的影响仍有可能维持一段时间。低价品容易通过互联网销售,但奢侈品销情已因政府政策而暂时受到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需要的复原时间比预期的更长,坦白说,我们现时仍未看到尽头。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陈启宗看到内地为数不少的商场已经在市况压力下被迫转型。

  “从他们被迫转型就可以看出一件事,市场绝对不容乐观。”陈启宗指,不少原本定位高端的商场甚至选择转做中端。

  “有些投资者会问,恒隆会不会考虑调整定位?”对此,陈启宗的回答非常肯定:“相信我们的商场地点、大小、设计都是一流的,而且高端的领域其实竞争对手并不是那么多,所以恒隆会坚持高档的定位,没有理由转做中档。”

  此外,电商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陈启宗也曾多次表示,恒隆根本无惧电商冲击,“随着品牌在每一个城市减少店铺数量,销售额反而会集中于更少的商店,而恒隆商场就是那几家更少的商店,从中受惠”。

  陈启宗曾表示,的确会有某一类产品的交易容易被电商取代,而首当其冲的是标准化和商品类产品,电子用品和廉价衣履是最佳例子。

  “另一方面,快速消费品如鲜果,度身订制、具长尾效应或高感性产品如高档时装,以及提供体验为本的商店如餐厅等,所受到的影响会较小,甚至毫无影响。”陈启宗直言,恒隆专注高档购物商场,所以受冲击较小。

  “无可否认,互联网已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对购物商场业务而言,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并非单单在于网上购物夺去部分业务,更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创造销售。”陈启宗如是总结。(观点地产 武瑾莹)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