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陈启宗谈中国经济、楼市与商业寒冬(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22 14:47:24

  谈楼市现状

  与对中国经济情况表现出的审慎态度不同的是,陈启宗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着与大多数业内人士截然不同的评价。

  陈启宗先生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现时颇为健康。

  他甚至用了这样极为少见的表述:“说得夸张一点,这是中国数代以来最健康的楼市,尤以最主要的二线城市为然。”

  陈启宗进一步称,过去二十多年来,楼价飙升一直是问题所在。而当政府采取严厉措施时,无可避免地弄垮市场,直到下一个周期来临为止。我们很少看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况:价格不大上大落,交投量及土地销情均适度畅旺。今天的情况,在大部分二线城市基本上是如此。大部分发展商负债仍高,但从历史角度来看情况并非特别严重。许多发展商在债券市场集资,以换取稳定和长期的资金。

  至于这两年一直热议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之事,陈启宗表示,虽然三四线城市存在着严重的供过于求,可能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方能纾解。然而,以金额计算,迄今中国楼市的最大销量来自二线城市,而其整体供求情况远远较为平衡。

  这与陈启宗年初时的言论保持了一致——今年1月,陈启宗出席活动表示,现时香港和中国的楼市均属25年来所见过的最为健康情况,未来中国楼市可以发展得更为健康和成熟,但要改善卖地政策,改变地区政府只单靠卖地赚钱作为主要收入的模式。

  不过,在卖地政策还没出现全面改善之前,2016年上半年,我们看到了地王频出与地价飞涨的现况。

  据中原地产数据统计,截至6月28日,50个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已经达到了9655.9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8.5%。

  另有统计,上半年,全国50个主要城市出现200余宗“地王”,堪称有史以来高价地最密集涌现的半年。其中,热点城市苏州拍出27宗、杭州25宗、合肥22宗、南京21宗、武汉11宗、天津14宗。

  分析认为,影响土地价格最为直接的因素是供求关系,在一二线城市人口净流入,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土地供应相对不足助涨了地价。

  此外,今年以来热点城市的楼市销售火爆,南京、合肥、厦门、苏州、武汉等城市,库存消化周期都只有几个月,不少房地产企业纷纷寻求补仓机会,客观上造成了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激烈。

  对比可见,这些楼市销售热点城市与地王产生较多城市几乎一致。分析还认为,一二线城市房价和地价持续上涨也有流动性比较充足方面的原因。

  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信贷和社会融资宽松程度非常惊人,新增贷款规模4.6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总额6.5万亿元,均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这种地王频出、地价飞涨的情况对于未来的楼市走向会有什么影响?从以往经验来看,答案或许并不乐观。

  至少,对于一向喜欢在“熊市”买地的陈启宗来说,这绝不是在内地拿地的好时机。在陈启宗的词典里,“地王”的概念应是“用最少的钱获得最优质的地块”。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