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专访凯德商用首席执行官廖茸桐:已开102家购物中心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20 11:17:48

  用3D虚拟实境试穿衣服和使用运动用品;购物中心设有农场,可享用农场采摘的新鲜果菜烹煮出的菜肴;商场内甚至还有脚踏车道,让消费者骑脚踏车“逛”商场。

  这些都是凯德商用产业(CapitaLand Mall Asia)的购物中心今后可能带给消费者的全新购物体验。

  凯德商用产业首席执行官廖茸桐日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改变了零售业的经营模式,购物中心不能局限于销售商品,必须逐渐转为提供顾客全方位的体验式服务。

  他说:“电子商务主要是吸引你买东西,但购物并不仅仅是买东西,它还是生活体验,一种寻觅独特美食和事物的休闲活动,一种与家人好友一起外出的乐趣,一种共同参与的现场感受。”

  廖茸桐今年50岁,原为凯德中国(CapitaLand China)首席执行官,负责领导中国团队发展住宅及综合体业务。在2014年,凯德集团精简业务结构,把凯德商用产业除牌退市,廖茸桐转而出任凯德商用首席执行官。这是他出任新职务的一年多来,首次接受媒体访问。

  从管理住宅业务到管理购物中心,廖茸桐坦言,两者之间的确存在巨大差异。

  他说:“住宅项目一般有明确的销售目标,压力虽大,但业务主要集中在几个周期。购物中心却是一年365天营业,你必须不断地去经营和管理,时时与零售租户和消费者沟通,并确保商场能跟得上最新的消费趋势。”

  未来将更注重提供精致及个人化商品

  零售业近年的一大转变,就是电子商务和网店的普及化。

  廖茸桐指出,在网店崛起前,百货商店总是要店面越大越好,有如货仓般琳琅满目。一些商店靠着进口廉价T-恤或牛仔裤大卖特卖。不过网店崛起后,零售业者却不得不颠覆以往传统的既定模式。

  “现在百货商店和超市已不需要这么大的空间,它们更注重是空间使用效率。未来的百货商店或超级市场面积将慢慢缩小,更注重提供精致与个人化的商品。零售商靠着倾销廉价货品或服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网店卖得往往比你更便宜,选择也更多。”

  零售业格局转变,购物中心同样得作出改变。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廖茸桐说,公司团队经常构思许多营销活动,从时装秀、音乐嘉年华、互动式看板到社交媒体活动等,以加强商场的生气与活力。

  在租户组合方面,廖茸桐也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加入更多生活必须品和各类娱乐休闲的店面。像现代人在外用餐频率增加,购物中心的餐饮场所比率就从五年前的19%,增至如今的22%。

  虽然网购风潮势不可挡,但凯德商用业务仍维持稳定增长。今年第一季本地商场的净房地产收入为2亿33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商场租户总销售额和人流量也分别增加3.3%和3.1%,租用率则处于97.6%的高水平。

  廖茸桐认为,电子商务虽给许多实体店带来影响,但电子商务不可能主宰一切,影响程度多少被放大了。

  以中国为例,他指出虽然网购盛行,但只有10%的零售销售在网上进行,其余90%零售销售仍然是在实体店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待零售业发展,想办法如何占有这九成市场的更大份额。”

  再者,廖茸桐也不认为电子商务必定是与购物中心的实体店形成对立关系,反而彼此可能“化敌为友”,成为最佳合作对象。

  服饰网店Zalora近年与凯德商用合作,租用ION Orchard和白沙浮娱乐广场(Bugis+)设立实体店,让消费者领取和试穿衣服。另一方面,一些实体店则走向网购,打造全通路(omni-channel)零售渠道。

  廖茸桐指出,网店和实体店的互相配合,彼此加强线上线下更广泛融合,是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唯有如此,无论是实体店或网店,才可以互补不足,真正地提高竞争力。

  由于消费者期待随时随地体验购物流程,凯德商用近年也投资大数据分析,整合手机应用和实体店面的购物运作。廖茸桐说,现代科技已进步到消费者还没踏入商场内,零售业者已知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还能顺势把折扣券“推”到他们手机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