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王健林称:有万达集团在 上海迪斯尼20年内别想盈利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5-23 12:31:46

  马云曾说,你们基本上看不懂我们的商业布局。同样,对于王健林率领的万达在国际市场上征战,也少有人能看懂万达的商业逻辑。

  比如,历经坎坷,万达想尽一切办法在香港成功上市。但是仅仅15个月后,万达商业宣布私有化。这是一个谜点。

  再比如,万达从不缺钱,娱乐、体育产业也是他们一直重金布局的领域,但是为何王健林唯独不愿意买任何俱乐部?令人费解。

  万达宣布私有化后,王健林首次公开回应,在央视《对话》专访中,你所关心的这些疑问在采访中都有答案。

  有万达,上海迪斯尼20年之内赢不了利!

  怎么评价上海迪斯尼乐园?首先应该承认迪斯尼是全球娱乐业,特别是游乐业。经过仅仅一个世纪的成长,在全世界开个六个主题乐园每年入园人次1.3亿左右,(迪斯尼是)全球最大的旅游企业,这毫无疑问,是很优秀的一个公司。但是他们在上海开迪斯尼乐园,我是有胜算把握的,而且我在公司内部讲了一句话,要让迪斯尼中国的这一块财务十年到二十年之内盈不了利。

  我曾经说过,迪斯尼一个乐园只是一个室外乐园,有它的优势就是IP比较多,反过来成为一个包袱,只会就原来IP产品做扩张,很少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东西。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上海完全做室外游乐项目,我个人觉得,气候不是那么有优势,夏天雨多,霉雨期几十天,冬天也比较冷。再一个,现在已经不是看米老鼠、唐老鸭为之疯狂,盲目追随的年代了,完全是克隆以前的IP形象,克隆以前的产品,没有更多的创新。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高昂的成本,这一个乐园开出来,花了55亿美金,这个让我完全无法理解,我们内部都在分析为什么如此昂贵,不是一天一句话、两句话解释清楚的,这么高的成本,我断定只能采取高价格,来维持财务平衡,高价格会流失客户。

  迪士尼不信中国有万达,实在不应该来大陆。因为我们有一个战略就是好虎架不住群狼,上海只有一个迪斯尼,万达在全国其他地方,开了15到20个。而且这样的速度更快,这个乐园跟另外一个乐园完全不同的业态,不断地创新,而且室内室外结合,所以我觉得我对迪斯尼在中国的,至少财务的状况和前景我不看好。

  低估值对不起股东和投资者,一定要私有化

  确实对很多国际市场的人包括国内资本市场的人都不太理解,万达上市历经坎坷,好不容易准备上了,国内有资本市场叫暂停,暂停好几年,这就没有机会,所以想方设法去了港股上市。上市以后仅仅一年半又私有化退市,一定要付出比上市更高的成本,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最核心原因是两点:

  第一,我们觉得价值被严重低估。万达商业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公司,注意看财报,去年净利润构成当中35%来自于固定租金业务,就是来自于租赁业务,已经有1/3。再往前年看是30%,那就意味着每年增长5.2%,今年至少超过4成的净利润超过租金行业,不能用简单的房地产公司估值,我们香港股指只有不到5倍,市值还低于净资产,所以这种低估值让我们无法忍受。

  我做了很多的行业,有多少次投资,很多朋友跟着我一起投资,每一单赚着很开心,唯一这一单,跟着我的朋友亏钱了。这是很重要一点,不能对不起我的朋友和股东。所以我们一定要私有化。

  第二点,就是这一次私有化创造了一个全球新的模式。所有的私有化都是由大股东发起,而且大股东收购,但是这一次大股东没有拿一分钱,这次私有化我们不参加。所有私有化的钱,我不借钱,我也不负债,首先协议签得很清楚,不为这些投资者担保,你们看好,自己进来,我们不承担任何费用。

  因为我本身在公司里的股份占六成,集团 个人已经超过绝对多数,再私有化,个人在公司里占比太高了,不符合我们今后一贯的战略。

  玩资本的原则:负债只是过桥,借力打力

  首先这句话是开玩笑的话,因为在哈佛演讲,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开玩笑说有钱,我后来回答核心竞争力是几条几条,关注这个,要讲有钱,怎么比得上国有企业呢?但是发现一个问题,海外有一些投行认为,万达不断地并重,产生极重的财务负担。其实错了,认真看一下,所有并购一个特点,并购完了以后,一到两年之内,资本化,资本化之后,并购的钱都会拿回来,不会一个劲负债,扩张自己的业务,这是不可以。所以可以看得出来,并购的美国的传奇。并购完以后,国有资本市场私募了,所有成本拿回来了。

  香港私有化,三百多亿,大钱,然后也是完全这些朋友们和投资者参与,上市以后增发股份,跟香港一样股份给他们,把香港股份再配给他们就完了,我们的股份也没有被稀释,但是可能投资者和整个公司价值得到提升。包括前年花了差不多20几亿美元收购一些体育公司,我们会在七年内又开展私募,大概把体育收购的钱都拿回来,大概都是这个打法。

  只是一开始筹集资金并购,并购目的,业务做起来,引领模式建立起来,逻辑关系讲清楚,这个公司将来怎么盈利,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然后通过私募或者通过上市以后增发,把成本稀释掉。看明白这一点就会想到,所有的负债都是暂时性的,都是相当于过桥性的。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空手道,不花钱也能玩

  我曾经在几年前说过一句话,在公司内部,或者在小范围讲过,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就是空手道,不花钱也能玩,但是这个空手道是建立在绝对的实力和品牌基础之上。迪斯尼是不是空手道?就是空手道,到各地去投资,基本上不出什么钱,用品牌,特许经营等等,像麦当劳、肯德基,现在全球各地大行其道的特许经营,一分钱不拿,为用我的牌子,我收钱等等,一样。

  因为在娱乐产业里面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了,我们现在买了传奇回来,我们两个月前搞私募,拿了158亿,比并购钱还要多,去掉税收以后,等于把这次并购的钱全部拿回来,我只是稀释我影视产业一点点股权,所以没有什么负债。所以这种并购的话,如果是按照这种模式,今后还会不断地搞,当然这个要能达到这个境界很难,必须要建立长期的名声、品牌影响力,别人信任你,相信你,投入你的钱能赚钱。

  我看重的是“六大”,但他不卖给我,还没有到他能够信任到卖给你的程度,“六大”之外可以买,而且有比较好的影响和IP产品形象就是传奇。六大以后还有两个公司,一个是石门,一个是传奇,石门怎么买,上市公司,收购5%要公告,下去了,再想控制低谷特别困难。传奇是私人公司,当时处于他们提交IPO前期,我们谈了,而且最后实际的成交价格还没有到35亿美元,大概还有一系列的盈利保证安排。大家也看得到,上市公司已经发了公告,过几天交易细节会出来。

  传奇是一个起伏、不是太稳定的公司,最好的年份最后利润超过两亿美元,亏损差不多几亿美元,核心原因就是看产品。这一年推出一两个大产品,财报好看,这一年没有好作品,投了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巨亏,就造成亏损。我们现在买了这个公司,谈判之前,谈了很长时间,谈的时候对于这一类今后风险控制,要求每年怎么投资,利润怎么样保证,已经有了制度性安排。

  去西方购买资产,要考虑政府换届因素

  购买西班牙马德里大厦这件事情对万达,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都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

  银行拆除是当时的马德里的市长主管,一个副市长,还有大区政府,都是全部谈过的,都是同意,而且银行也是有合同上有了,协助我们办理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当时也预想到,万一不成,这个钱的成本压的比较低,如果拿到了规划许可,不是这个价钱了,拿到可以重新改一下,绝不是这个成本。在国家的中心地标,马德里都是欧洲建筑,都是20、30米的高度,我也奇怪,为什么当时在皇宫的旁边建一个100多米的楼出来,所以为什么叫地标,我们也是有防备心态的。如果拿到了规划许可不是这个价钱,翻番一倍以上。

  跟西方政权打交道或者购买产品的时候,要考虑换届因素,就是你的审批跟这一届政府能够获得批准,能够获得许可。这种事情,或者是买的、投资的项目已经拿到了规划许可,这个项目也还是要检讨自己的,就是过于相信上一届市政府和区政府的承诺,忽略了就在一年之内他们会换届,这个手续外国没有办的这么快,就出现了换届了以后,新政府不认你。

  所以这个事情尽管买的便宜,我们可以退出去,但是也可能会有中国企业去买了一个东西,或者万达不排除今后有一个东西没有考量到,投资以后被套进来了,出现这个情况,这件事情对万达本身意义不是很大,反正我们不赔钱走人,但是,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倒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前车之鉴。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