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王健林首次公开回应万达私有化 信息量很大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5-23 12:31:42

  马云曾说,你们基本上看不懂我们的商业布局。同样,对于王健林率领的万达在国际市场上征战,也少有人能看懂万达的商业逻辑。

  比如,历经坎坷,万达想尽一切办法在香港成功上市。但是仅仅15个月后,万达商业宣布私有化。这是一个谜点。

  再比如,万达从不缺钱,娱乐、体育产业也是他们一直重金布局的领域,但是为何王健林唯独不愿意买任何俱乐部?令人费解。

  万达宣布私有化后,王健林首次公开回应,在央视《对话》专访中,你所关心的这些疑问在采访中都有答案。

  甚至他还聊到王思聪,当被问到,“如果有一天,他邀请你去他的直播平台亮相一下,为他攒一些人气,你会去吗?”王健林笑着说,“那当然,而且不收费呀!”

  以下是中国企业家根据王健林在《对话》中的访谈实录整理而成,有删减。

  有万达,上海迪斯尼20年之内赢不了利!

  怎么评价上海迪斯尼乐园?首先应该承认迪斯尼是全球娱乐业,特别是游乐业。主题乐园叫游乐业,过去有一个协会叫做游乐协会,应该是第一品牌。经过仅仅一个世纪的成长,在全世界开个六个主题乐园每年入园人次1.3亿左右,全球最大的旅游企业,这毫无疑问,是很优秀的一个公司。但是他们在上海开迪斯尼乐园,我是有胜算把握的,而且我在公司内部讲了一句话,要让迪斯尼中国的这一块财务十年到二十年之内盈不了利。

  我曾经说过,迪斯尼一个乐园只是一个室外乐园,有它的优势就是IP比较多,反过来成为一个包袱,只会就原来IP产品做扩张,很少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东西。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上海完全做室外游乐项目,我个人觉得,气候不是那么有优势,夏天雨多,霉雨期几十天,冬天也比较冷。再一个,现在已经不是看米老鼠、唐老鸭为之疯狂,盲目追随的年代了,完全是克隆以前的IP形象,克隆以前的产品,没有更多的创新。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高昂的成本,这一个乐园开出来,花了55亿美金,这个让我完全无法理解,我们内部都在分析为什么如此昂贵,不是一天一句话、两句话解释清楚的,这么高的成本,我断定只能采取高价格,来维持财务平衡,高价格会流失客户。

  迪士尼不信中国有万达,实在不应该来大陆。因为我们有一个战略就是好虎架不住群狼,上海只有一个迪斯尼,万达在全国其他地方,开了15到20个。而且这样的速度更快,这个乐园跟另外一个乐园完全不同的业态,不断地创新,而且室内室外结合,所以我觉得我对迪斯尼在中国的,至少财务的状况和前景我不看好。

  低估值对不起股东和投资者,一定要私有化

  确实对很多国际市场的人包括国内资本市场的人都不太理解,万达上市历经坎坷,好不容易准备上了,国内有资本市场叫暂停,暂停好几年,这就没有机会,所以想方设法去了港股上市。上市以后仅仅一年半又私有化退市,一定要付出比上市更高的成本,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最核心原因是两点:

  第一,我们觉得价值被严重低估。万达商业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公司,注意看财报,去年净利润构成当中35%来自于固定租金业务,就是来自于租赁业务,已经有1/3。再往前年看是30%,那就意味着每年增长5.2%,今年至少超过4成的净利润超过租金行业,不能用简单的房地产公司估值,我们香港股指只有不到5倍,市值还低于净资产,所以这种低估值让我们无法忍受。

  我做了很多的行业,有多少次投资,很多朋友跟着我一起投资,每一单赚着很开心,唯一这一单,跟着我的朋友亏钱了。这是很重要一点,不能对不起我的朋友和股东。所以我们一定要私有化。

  第二点,就是这一次私有化创造了一个全球新的模式。所有的私有化都是由大股东发起,而且大股东收购,但是这一次大股东没有拿一分钱,这次私有化我们不参加。所有私有化的钱,我不借钱,我也不负债,首先协议签得很清楚,不为这些投资者担保,你们看好,自己进来,我们不承担任何费用。

  因为我本身在公司里的股份占六成,集团+个人已经超过绝对多数,再私有化,个人在公司里占比太高了,不符合我们今后一贯的战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