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杨虎城上将兵谏的重要原因:曾镇压红29军(7)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7 18:04:23

      日本援军不断登陆,从9月12日开始,伤亡巨大的中国军队逐渐采取守势,到11月4日退至苏州河南岸防守。随着日军在杭州湾登陆,至11月12日,上海地区全部为日军占领。

      撤退前,蒋介石希望第88师死守闸北。但师长孙元良认为孤守闸北、任敌军屠杀,不值得,也不光荣,仅令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率该团第1营留守四行仓库。

      在四行仓库的东面、南面,便是英美租界。蒋介石希望这支部队彰显中国的抵抗决心,以争取外国支持。

      当时,谢晋元手下仅有452人,为壮声势,他对外号称有800人,这便是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由来。日军在战车、炮火的配合下,轮番进攻四行仓库,谢晋元率部搏命抵抗,4天寸土未失。

      中国军人完成了最后的荣誉之战。其后,谢晋元部得到撤退命令,退入英租界。淞沪会战落下帷幕。

      淞沪会战中的日军

      四行仓库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6层大厦,位于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的西北角。当下,这座大厦被脚手架层层包裹,电钻声此起彼伏。去年四行仓库改扩建工程启动,预计在今年8月13日前,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将在此地落成。

      器与术

      江阴沉船:阻日军舰增援淞沪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节节推进,华北岌岌可危,南京预见到战火不久后必然烧到南方。在德国顾问团指导下制定的《国军战争指导方案》颁发,方案明确指示:“淞沪方面实行战争之同时,以闭塞吴淞口,击灭在吴淞口内之敌舰,并绝对控制其通过江阴以西为主,以一部协力于各要塞及陆地部队之作战。”

      1937年7月28日,蒋介石决定在日军尚未进攻长江流域前封断长江航路,截断长江中上游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一带的日军第11舰队13艘舰船和大批日侨的归路,并防止日军溯江而上。海军代表陈季良提出立刻实施沉船封江行动并获批准,8月12日执行封江。

      而如此重要机密,竟被时任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提前泄露给了日军。8月11日、12日两天,包括万吨级旗舰“八重山”号在内,泊于汉口一带的13艘日本军舰匆匆逃向长江口。而集结湖口的中国军舰却因未接到开火命令,眼睁睁地看着日舰逃之夭夭。

      尽管未能“瓮中捉鳖”,但阻止日军舰沿长江西犯的计划仍须进行。中国海军一面紧急拆除江阴以下长江江面的航标,一面令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的共20余艘战舰驻防于江阴江面,以配合陆军拱卫南京。同时,还在水中布雷封锁航道、沉船淤石,阻塞江阴附近航道,先后共沉大小军舰、商轮35艘,民船盐船趸船193艘。其中包括海军舰龄较长的“通济”号等7艘旧军舰陆续自沉。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