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13日发生在波卡基村的遭遇战,一辆德军“虎”式坦克单枪匹马冲进英军队伍,击毁20多辆英军坦克与装甲车,这项惊人战果让盟军震惊不已,也让“虎”式坦克获得了“坦克杀手”的凶名。
1944年6月13日9时,有“沙漠之鼠”美誉的英军第7装甲师第22装甲旅第4伦敦义勇团与步兵旅第1营直属连合编的特遣队来到波卡基村。第22装甲旅的A连此时已穿越村庄到达213高地,B连则停在村西的道路上,团部的1辆“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和14辆“克伦威尔”坦克正在村中,另外还有4辆侦察车和20辆M21半履带卡车以及1门35毫米反坦克炮。
当英军打算稍作休整,英军指挥官盘算着稍后杀进卡昂的计划时,就在波卡基村东南方的森林里却有一群不速之客逐渐接近村落,他们是德军最精锐的武装党卫军独立第101重坦克营第2连,拥有6辆“虎”式坦克。第2连连长—30岁的米歇尔·魏特曼中尉曾在东线战场击毁苏军坦克超过100辆,堪称德军最出色的坦克车长。当德军侦察兵发现休息中的英军后,魏特曼决定乘坐231号“虎”式坦克去确认一下情况。这是该坦克连中车况最好的一辆“虎”式坦克。9时05分,魏特曼的“虎”式坦克轰隆隆地驶出了林间小路,通过村边的麦田径直插入175号公路,正好楔入英军团部的车队中。
德军“虎”式坦克
魏特曼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离他最近的英军侦察车就在其右侧15米的地方,而在左侧200米,几辆坦克的炮口正对着他的坦克。英军同样大吃一惊,他们也没想到这附近竟有德军装甲部队。魏特曼首先反应过来:侦察车不足为惧,首先要干掉左边最有威胁的几辆坦克。
于是,“虎”坦克迅速左转,炮塔则转得更快,炮手凭感觉打出了第1发88毫米炮弹。英军的“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被击毁,而“克伦威尔”坦克似乎还未装弹,只是用炮口指着魏特曼的座车。“虎”式坦克的主炮继续轰鸣,3辆“克伦威尔”坦克先后中弹爆炸。英军团部参谋迪亚斯上尉坐在最后一辆“克伦威尔”坦克上,他令坦克急速后退,躲入路旁的废墟。
魏特曼发现有一辆英军坦克逃逸,但却不知道它就藏在附近,他继续前冲,正好从迪亚斯上尉的坦克前开过,最近时相距仅10米。其实,这是一个极好的战机,因为“克伦威尔”坦克的主炮有可能在近距离内将“虎”式坦克的侧装甲击穿。可惜的是,由于仓促交战,迪亚斯座车的炮手不在车内,只好看着战机溜走。
“虎”式坦克铅笔画
魏特曼加速向西开,他怕那些英国侦察车上的步兵追过来,因为在巷战中,坦克从步兵身上捞不到便宜。可当他行驶到街道拐弯处时,突然发现一队英军坦克(B连)正停在150米外的路旁,其中还有安装76毫米长管火炮的“萤火虫”坦克。“虎”式坦克的前装甲可以不在乎“克伦威尔”坦克的75毫米短管火炮,但“萤火虫”的长管主炮却有很大威胁。“掉头!掉头!”魏特曼大喊着,56吨的“虎”式坦克笨拙地掉头而去。就在这时,一发“萤火虫”坦克射出的炮弹打在“虎”式坦克炮塔的左侧,却因射入角太小而被弹飞。魏特曼被吓出一身冷汗,他知道如果对方追击,以“虎”式的速度很难逃掉。就在此时,找回炮手的迪亚斯座车也从藏身处钻了出来,与魏特曼狭路相逢。双方几乎同时开火,“克伦威尔”在“虎”式的装甲上打出一个浅坑,“虎”式却把“克伦威尔”打出一个大洞。迪亚斯被震得手足发麻,却没有死,他踉跄地跳出坦克,跑向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