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成立,率坦克第1师第1、第2团,第2师第3团入朝,尔后又有4个独立坦克团、6个坦克自行火炮团轮番入朝参战。战争期间,坦克兵完成了历次作战任务,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人民英雄坦克215号便是其中的光荣代表。
215号坦克是一辆苏制T-34-85型坦克,乘员5人,车长杨阿如、炮长徐志强、驾驶员陈文奎、装填手兼预备炮长师凤山、无线电员许世德。
T-34-85的主要对手都是当时非常现代化的坦克——M46和潘兴,这两者的火力和装甲都强于T34-85。如果两种坦克正面相遇T-34-85就像鸡蛋一样被石头砸碎。T34-85火力和装甲虽不及,但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全重低于M46和巴顿。朝鲜战场坦克
但是中国的装部队不能像苏联那样集群冲锋,因为当时坦克数量很少,所以但是坦克手拼的是智慧,而不是数量上的压制。
1953年7月6日,志愿军坦克第2师第3团215号坦克配属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行动,担任主攻美军第7师第17团石岘洞北山阵地。为了达成战斗的突然性,215号坦克在战斗发起前一天隐蔽开赴前线。由于阴雨天气,坦克被陷入两个大弹坑里,淤泥漫到挡板上。
中国英雄215号坦克
此处距敌阵地仅1400米,四周地势平坦,不易隐蔽。在车长杨阿如带领下,又挖又垫,搞了半天,坦克还在泥潭里。天黑以后,战士们用稀泥和树枝把坦克伪装成小土丘,炮管像靠在"土包"上的木头。天亮后,杨阿如发现坦克距敌射击阵地100米,离石岘洞346.5高地主峰约有2400米。通过坦克潜望镜,清楚地看到主峰上敌人的3辆M46重型坦克,正对着志愿军石岘洞北山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