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中压制歪把子的利器:竟来源于欧洲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5 17:10:31

  如果谈及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什么武器最为著名,那么选择“捷克”式轻机枪的人一定不会少,事实也确实如此,它确实非常优秀。

  “捷克”式轻机枪的正式名称为:ZB-26型轻机枪,只是因其出产于捷克,人们喜欢以捷克式称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本兴盛的的奥匈帝国解体了,其捷克斯洛伐克地区独立建国。这一地区原本就集中奥匈帝国大部分工业,因此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拥有非常发达的工业,所以称不上大国的捷克,得有资本号称欧洲第五工业国,尤其是拥有非常发达的军事工业。

  1923年,捷克国防部寻求以自动步枪或轻机枪以供捷克陆军使用,于是布拉格军械厂的设计师哈力克提交了自己的设计,这就是捷克式的最早原型。当时样枪在最初的试验中表现良好,随后的1925年11月,布拉格军械厂与国营兵工合作,原型样枪随后在捷克国营兵工厂完成了最后的研制工作,并以布拉格26型轻机枪的名义交付捷克国防部验收,并于当年开始量产,正式定名为布尔诺国营兵工厂26型,即ZB-26。

八路军教导使用捷克式机枪

  捷克式轻机枪全长1161MM,全重只有9.6公斤,可以说相当轻便;其采用7.92mm口径,发射7.92×57mm枪弹,也当时国际使用最广泛的枪弹之一。采用弹匣供弹,容弹量为20发。弹匣位于机匣的上方,从下方抛壳,瞄准具则处于枪身左侧安装。

  拉机柄位于枪身右侧,在向后拉之后,进入待击状态,向前推回原位,射击时,拉机柄并不随枪机活动。该枪枪管外部有散热片,枪管口装有喇叭状消焰器,膛口装置上四周钻有小孔。枪托后部有托肩板和托底套,内有缓冲簧以减少后坐力。两脚架可根据要求伸缩。枪管上靠近枪中部有提把,除了方便偕行外,使用提把与枪管固定栓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使它在使用上有了更大的弹性。

抗日战争中国军使用捷克式机枪

  捷克式轻机枪优势的性能自然引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火进口国--中国的兴趣,并在该枪量产之后,即下了采购定单,根据捷克布尔诺工厂历史资料,1927年-1939年间,一共运送给中国30249挺捷克式轻机枪,而该型号机枪及其改进型的总出口量也不过12万挺。

  中国除了大量进口之外,还进行仿制生产。天津大沽造船所于1927,即捷克式刚刚到货之后,即开始进行仿制工作,其它兵工厂也先后开始仿制,据说中国当时生产过捷克式轻机枪的兵工厂、修理所,前后至少有三十所以上,总产量达到12万挺以上。

  早期,完全以实枪测绘的方式进行仿制,没有工艺规程,也没有专用工装,因此零件尺寸不一,材料也不合适,自然质量一直不好。直到1932年-1933年间,中国派出技术人员,以监督制造所订购捷克式的名义,自捷克获取了技术资料,1935年,又对资料进一步补充与整理,这才逐步改变仿制产品问题重重的局面。然而,捷克式的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依然不断,尤其是战时生产的,直到抗战中后期,才开始好转。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