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第一次进军好莱坞开始算起,“沙漠之鹰”系列手枪已经在上千部影视剧中亮相,几乎成了片中男女汉子们摆酷的必备道具。后来,电脑游戏《反恐精英》又给了普通人体验这款名枪魅力的机会,更是让“沙漠之鹰”的粉丝骤增。
然而真实的沙漠之鹰并不好用,“沙漠之鹰”手枪的设计出自以生产大威力枪弹而闻名的马格南公司。早在1982年,它的第一支原型枪被公布时,就因为惊人的威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沙漠之鹰”的说明书上标明它的有效射程为50米,与其他手枪没有区别,但通过试射,人们发现它的实际有效射程已经远远超过了100米,并且可以轻松射穿3块1.5毫米厚的钢板!
原来,“沙漠之鹰”没有采取一般手枪常见的枪管短后坐结构,而是使用了自动步枪才会用上的导气式开锁装置。正是这个改动使它可以承受更大的后坐力,从而射出威力更大的枪弹。
“沙漠之鹰”手枪
“沙漠之鹰”如此劲爆抢眼,难怪问世没多久就被好莱坞的导演看中,进入了娱乐圈。不过,大导演们全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沙漠之鹰”原本是作为靶枪设计的,打打靶还可以,但要像电影中展现的那样用来枪战防身,可就够呛了。
枪战不是打靶,根本没时间瞄准,只能抬手指向哪里打哪里,这就要求人的手臂自然前伸时,枪口正好对着正前方。一般来讲,枪管与握把的夹角为110°左右就能保证这一点。但是,“沙漠之鹰”本就不是按照实战要求来设计的,而且它的标准用法是双手持枪,所以枪体夹角只有100°,这导致它在实战中射出的子弹常常偏向下方。
“沙漠之鹰”拥有大量非军界粉丝
“沙漠之鹰”的手枪握把是给“大手怪”们设计的,普通人根本不能把它完全握住,甚至扣扳机都有点吃力。这种情况下,除了射击精度受到影响外,巨大的后坐力还有可能导致手枪脱手。
12.7毫米口径的“沙漠之鹰”全枪总重2.26千克,把这种“超重”的大块头举起来手都会发抖,还怎么保证打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