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杨虎城上将兵谏的重要原因:曾镇压红29军(6)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7 18:04:23

      亲历老兵吴亚夫回忆,他和战友们不停地在阵地挖散兵坑,但阵地距长江太近,越挖坑里积水越多,大家的双腿一直浸泡在泥水里,坚守了一个多星期。

      日军军舰和飞机不断轰炸,“人在沟里面,密密麻麻的炮弹从头顶呼呼飞过,爆炸声震耳欲聋”。白天失守的阵地,等到晚上敌军炮火和空袭暂停时,中国军人发起逆袭,搏命争夺。

      据吴允周将军口述,师部特务连连长曾告知他,说在战场上看见两个伙夫,挑了大半担饭菜从火线上下来,连长奇怪怎么饭菜都没吃完?伙夫说,清晨送去的全连抢着不够吃,晚上送上去,阵地只剩下十几个人,仅吃了一点,其他的人都不见了。

      “他说罢大哭起来,我也跟着哭”,吴允周说,有的师一上火线,不到两天就打光了。

      而登陆日军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日军士兵荻岛静夫在战地日记中写道:“我们只有居住在泥泞的战壕里,泥水淹到了下腹,每天供给一次饭团子,用沾满稀泥的手抓着吃,喝的是有人小便了的水。”

      荻岛静夫说,中国军队的坚强“削弱了我们的士气”,“我们联队感觉上好像全部被消灭了”。悲观的情绪在日军士兵中蔓延,这位士兵在日记中写道:前线的战士都想退回到后方,因轻伤撤退下来是“非常非常幸福的”,“而身体健康的前线战士,不知何时会得到死刑的宣判”。

      日军参谋本部西村敏雄少佐视察后报告说:“敌人的抵抗实在顽强,无论是被炮击还是被包围,绝不后退……派遣军后方接济不上,两个师团陷于严重的苦战中。”

      四行仓库荣誉之战

      陈万中介绍,在上海江边的这场反登陆战中,中方投入15个师以上的兵力,大都是精锐之师,阻击登陆之敌20天之久。

      日军平均每天只前进不到1公里,而且主要还是依靠舰炮的轰击、空军的扫射轰炸和战车的冲击来实现的。

      一位前日军士兵在回忆录里将这场战斗比作诺曼底战役中最惨烈的奥马哈登陆战。他说,当增援的部队登上吴淞岸边时,“见到的是怎样一副地狱的场景啊”,在岸边日军的尸体重重叠叠堆满,甚至连地面都看不到。

      一个接近钢筋水泥工事的岸壁下,目力所及是成堆的尸体,“就像早上的港口市场上垒着的金枪鱼一样”,“10天前还活生生的士兵们,此刻像烂鱼一样堆在异国的江岸上。”

      这位士兵说,《拯救大兵瑞恩》前15分钟的登陆镜头,就已够让人恐怖了,“但跟吴淞海岸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