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8月,精通木工的天启皇帝忽然发病,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他忽然表现出与往日的散漫截然不同的精明来,口谕召自己的弟弟朱由检进宫。据说他在下达完自己最后的一道谕旨后,说了一句“吾弟当为尧舜之君”,倒令所有人大出意外。
这句话传到当时手握大权的魏忠贤耳朵里,更让他惶惶不安,也许他没有料想到,天启皇帝眼见昏庸到死,却忽然要在身后确立一位圣明的皇帝,这就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
魏忠贤的劣迹当然是人所尽知的,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位权倾一时自号“九千岁”的大太监,事实上亦和他的糊涂主子一样的昏聩。如果说,到了末期明朝还有忠臣的话,那魏忠贤足可担当这个称号,至少他对天启皇帝是极为忠心的。或许大臣们希望天启皇帝死去,好出现一个值得他们尽心辅佐的好皇帝,但魏忠贤却对天启皇帝是忠贞不渝的,他甚至希望这个喜欢木匠活的皇帝长命百岁,这样,他的荣华富贵也能够延续百年。
当时满朝上下一片悲凉,但哭得最真切的恐怕只有“九千岁”,他知道世界上了解他是一个大忠臣的唯有这奄奄一息的皇帝。这时,让他悔青肠子的是,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弄个绝色美人把这个皇帝从木匠活里解放出来,从而留下一个毫无争议的皇位继承人。
资料图:崇祯皇帝
魏忠贤不是没有想过篡位,尤其是朱由校忽然发病时,他的爪牙之一——兵部尚书崔呈秀就非常明白地说,不篡位,新君立,魏党必覆灭。他着实动心,朱由校发出口谕后,崔呈秀又一次提醒他,朱由检虽封“信王”但一直在北京居住,其为人清正的名声是人人知道的。他登上皇位无疑是宣判我等的死刑。
魏忠贤心乱如麻,问崔呈秀该怎么办,崔呈秀咬牙说,在端门两侧的庑廊之内,他已经埋伏下500名刀斧手,只待朱由检前来,就在端门广场上将他剁为肉泥。魏忠贤这时却迟疑起来——万一这信王朱由检也是个糊涂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