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星巴克宣布星巴克中国总裁王静瑛升任中国首席执行官。星巴克方面表示,计划到2021年将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扩张至5000家。
资料显示,王静瑛于2000年1月加入星巴克,曾在星巴克中国及亚太区担任多个职位。在新的岗位上,她将专注于星巴克整体业务的长期发展战略,并领导创新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包括数字化及电子商务业务拓展,并将推进将于2017年在上海开幕的星巴克臻选咖啡烘焙工坊。
星巴克认为,在王静瑛的带领下,星巴克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从2011年的400多家发展至今日的2300多家门店。
同时,星巴克还宣布,晋升中国门店开发与设计副总裁蔡德粦为星巴克中国首席运营官。在担任门店开发与设计副总裁期间,蔡德粦带领他的团队持续推进星巴克门店的发展进程,新增门店数量达550家,其中包括星巴克旗舰店、充分展现咖啡元素的特色门店,以及75家星巴克臻选门店和380多家手冲门店。
从2011年至今,星巴克以每年新开近400家门店的速度高速扩张,按照此次星巴克公布的门店扩张计划,未来五年星巴克若想实现门店数量翻番,须每年新开超过500家门店。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星巴克在一线城市的门店已接近饱和,若要实现门店翻番,星巴克需继续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对于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而言,星巴克能否收到满意的效果仍然有待检验。
事实上,除了门店高速扩张,星巴克在咖啡以外产品的调整也暗含着星巴克深耕中国市场的野心。今年7月,星巴克在中国部分地区启动“焕新食”项目,在包括四川、青海、河南在内的12个省份推出38款餐品。
星巴克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出餐品是为了搭配星巴克的经典饮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另外,引入旗下茶品牌——“Teavana”的计划也被业内看做是星巴克深耕中国市场的举措之一。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星巴克在中国动作频繁主要是看好中国的咖啡市场,并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对产品及战略进行调整,中国消费者对于咖啡产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是星巴克门店快速扩张的基础。但是,国内外消费者对于咖啡的消费习惯及需求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星巴克不断针对国内市场进行调整和试验。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高速复制开店与调整同时进行对于星巴克而言也是极大挑战,不仅要面对中国消费者是否买账的质疑,也要面对其他外来及本土咖啡品牌的夹击。此外,星巴克的商务定位已经在多数消费者心中定型,未来如何突破场景单一的瓶颈也是星巴克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北京商网(记者 钱瑜 郭诗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