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中部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正荣商业10城16座招商发布会上,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做了主题为《打通线上,回归实体——实体商业的信心与应对策略》的发言。
王填在发言中指出,各地实体商业的竞争正趋于白热化,商业环境也在重构,线下的企业在积极发展线上业务,线上的企业也在积极渗透到线下来。在此过程中,监管部门要及时出手,要公平对待线上线下,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作为实体商业的代表,王填以步步高·梅溪新天地为例,阐述了步步高如何成为美好生活方案的解决者和提供者。他认为,实体商业要坚定信心,把自己的事做好,只要自己爱自己,同时也爱顾客,就一定会把消费者重新带回到门店里。
以下是演讲内容摘要:
今天,我们的团队和正荣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步步高精品超市未来将入驻正荣集团在长沙的商业项目。
步步高是一家纯商业实体,这几年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商业地产,但我们的DNA还是纯商业的。如果问我实体商业回归的信心和策略是什么,我给的答案是要打通线上。
步步高是一家有着21年历史的企业,我首先和大家谈一谈我们面临的挑战。其实,实体商业面临的挑战既来自线上又来自线下,但大的格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体而言,万达集团今年计划开60个购物中心,正荣集团是10城16个项目,项目的密集爆发客观上加剧了各地实体商业的竞争,一些原本风平浪静的城市现在也开始变得血雨腥风,各种商业环境也随之被重构。
除了线下,我认为来自线上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目前,线上的流量入口基本上被阿里、京东垄断完了,而线下商业依靠购物增加或者留住顾客的机会很少。作为实体商家,我们能有怎样的对策,我们有哪些牌可以出呢?以下是步步高和我本人的一些思考。
首先,实体商业到底能不能活下来,线上能否完全取代线下。尽管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企业本身也有很多的融合,比如说步步高超市入驻正荣集团,步步高超市入驻万达广场,步步高将影院打包给万达等等……实体商业应该相互充满信心,品牌与运营商之间良性互动的氛围会越来越浓。
那么能不能活下来呢?答案是肯定的。线下的竞争是无法避免的,就算长沙没有正荣,消费者也可能去其他品牌。线上和线下的竞争前几年看似一边倒,但我个人认为形势即将迎来变革,再过两三年,长则三五年,线上和线下商业会再次融合,增量部分也许线上会拿得多一点,但不会形成一边倒的态势。
关于线上和线下的战略我有四个论点,第一个是消费者战略论,第二个是投资者战略论,第三个是法律监管,第四个是线上线下相互渗透。大家知道在线上,80后“淘宝的一代”成就了阿里,淘宝是以前口袋里钱不够的时候,希望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等到他们步入中产阶级,现在的淘宝不能满足了,消费者迭代了,同时90后、00后对品质消费、个性消费、情怀消费更感兴趣,价格已经不再是他们的首选,所以我认为首先变化的是消费者在变。
投资者也在变。过去五年,投资者在电商领域砸了2000亿,在实体商业的股东在我们商业活动当中我们赚取的利润将近3000亿,一方面是我们每年从市场获取收益股东的回报要拿走三千亿,去年接近两千亿。线下砸进去的是接近两千亿,但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都在倒闭。投资者再烧钱不能再烧出一个阿里巴巴来。
其次,法律监管在变。最近有两篇报道,第一篇是工商总局局长表态称马云不是法外之地,第二篇是讲电商要公平地征税。电商能够发展到今天,跟中国没有有效监管,说白了就是卖假和放水,到今天价格的放水。国家发改委正式约谈了阿里和京东,我们也发起了一次反击,我本人担任了这次反击的理事会主席,这是我和实体商业的大佬们在共同推动的。如果这一轮价格补贴违反价格法,中国的零售企业可能会被迫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包括可能直接启动反不正当竞争的起诉以及更极端的措施。这是我们一定要走的一条路子,监管要出手,一个国家不能两种制度,在监管方面不能垄断,要公平对待线上线下。
第四,线上和线下相互渗透。线下的企业在积极发展线上业务,线上的企业也在积极渗透到线下来,短则两三年,长则三五年,这是要熬的。我和我的团队讲,在这个阶段,首先我们得活下来。我去过非洲的肯尼亚,动物世界里的残杀,被吃掉的往往是行动最慢的。未来两到三年的过渡期,我们如果是最慢的那几个就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