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龙湖打80分”
邵明晓给龙湖过去几年的周期表现,打了80分,“周期把握做到100分不可能,做到90分那也是神仙,如果不及格公司就没了”。
邵明晓是龙湖现任CEO,运营工作由他统管。吴亚军做事果断,但选择谁接棒自己的CEO职务,还是困扰了她许久。尤其是在2009年龙湖上市后,淡化创始人和家族化色彩被加速提上日程。
时任龙湖首席人力资源官(CHO)房晟陶给她出了个主意,师从韦尔奇,即票选接班人。上世纪90年代,管理学界大师杰克·韦尔奇用高管层集体投票的方式,选出了GE的接班人。房晟陶引用杰克·韦尔奇的话告诉吴亚军,“一个人两个人会看错,但不会所有人都看错”。吴亚军当即应允。
2011年,在龙湖战略大变革的同一年,比吴亚军小两岁的山东男人——原龙湖北京公司总经理邵明晓登台,接任CE0。
邵明晓心里有一把度量尺,把握市场周期,永远不要只看短期,至少要看三年。当时,很多人笑话他是疯了的举措,时间最后为他作了证明。
在2016年龙湖境内投资者沟通会上,邵明晓举了几个例子, 3年前,龙湖就开始管理外汇敞口,去年优势开始体现,汇兑损失相对行业较小;3年前,存货还没有成为行业难题的时候,龙湖就提出“存货即癌症”,开始设计供销存管理体系。
去库存被龙湖内部当“军令”执行,他们和工厂一样,通过一套IT体系,进行指标化存货、供货、去化管理。2013-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龙湖的存货保持在103亿-110亿元低位水平,货龄结构中前一年存货与当年新增存货基本在6∶4。
吴亚军接过邵明晓的话茬,谈她对地产战略价值的理解。她是开放而谨慎的人,龙湖内部不设副职,没有秘书,在龙湖之外她也以不混圈子而闻名。吴亚军更喜欢站在圈外打量这一行,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龙湖活得更久,更好。
她下令龙湖要吃到两个东西,第一个是时间,但风口是抓不住的,应该做好准备等风来;第二个是空间,从小空间价值吃到大空间价值。
龙湖内部在这几年搭建城市地图和客户研究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两项命令开展。
“通过一张张反对票,让龙湖抓住市场机会,”2015年龙湖业绩发布之后,被称为龙湖“最强大脑”的客研部浮出水面。这个部门的口号是“把户型设计还给客户”,并自始至终专注一件事—模拟购房者,专心投反对票。
对城市地图与客群的切片式研究,龙湖在拿地之前就能明确将来房子卖给谁,这基本主导了龙湖的择址、产品研发等一系列战略。
在这轮主流房企的大比拼中,每家都手握一个“杀手级”产品系。万科翡翠系、融创壹号院系等,都加入精准的客户研究,希望“最好的产品卖出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价格”能成为标准动作。
龙湖对应的,是原著系。今年上半年,北京西宸原著拿下龙湖内部的销售之冠,个人购买单套金额最高达5900万元。西宸原著、长城原著、双珑原著等项目为龙湖上半年业绩贡献匪浅,而下半年要出场的重头戏是景粼原著等。
龙湖副总裁、北京龙湖总经理宋海林,前不久为景粼原著站台。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是龙湖在北京做的第4个原著产品,与双珑原著同处孙河板块,打破了龙湖以往在一个板块只做一个原著的惯例。
利用新一代中高端产品,创造一部分高利润市场,龙湖也开始步入一条新“微笑曲线”。2011-2015年,龙湖核心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54亿元、62亿元、66.1亿元、6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5%。去年,龙湖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89.9亿元,赚钱能力相当于11个绿城。
这背后,吴亚军对土地成本的控制和低成本融资术是为关键。截至2015年底,龙湖土储总建筑面积3486万平方米,权益面积3054万平方米。总土储平均单价3165元/平方米,仅占当期销售均价24.7%。
慢下来的龙湖,看上去更安全了。截至2015年底,龙湖综合融资成本创历史新低至5.74%,净负债率降至54.6%,在手现金181.6亿元。
龙湖首席财务官赵轶称,龙湖保持长跑姿态,债务结构到了历史最好状态,且已把今年、明年和2018年上半年到期的外币债务提前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