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王健林叫板迪士尼 网民称其吹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03 11:10:10

  5月22日,王健林亮相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并在节目中隔空喊话上海迪士尼。王健林宣称,迪士尼一直把同样做影院和主题乐园的万达,视为最强劲的对手,有万达在,上海迪士尼20年内赢不了利。而这也不是王健林第一次叫板迪士尼,早在2014年,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正式开工时,王健林就表示要跟迪士尼竞争。

  王健林为何叫板迪士尼

  近年来,万达的娱乐帝国版图不断扩张,不仅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与迪士尼竞争,更将战火蔓延到海外市场。2016年集团年会上,王健林曾说:“全世界除了美国的迪士尼,还没有其他国家的重大文化产品能向全球出口,而且迪士尼做了半个多世纪,全部项目加起来没到两位数,万达城品牌一定要超越迪士尼,走遍全世界。”王健林叫板的不单是上海迪士尼,而是整个迪士尼产业。

  王健林认为只要有万达在,上海迪士尼就20年内难盈利,是因为其门票昂贵,并且全国只有一个。反观万达的门票是上海迪士尼门票价格的一半,在全国有15到20个网点。另一方面,王健林指出迪士尼缺乏创新,只会做原有IP的扩张,很少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东西。

  门票是国内主题公园营收的核心来源,入园人数的多少直接决定是否盈利。根据万达方面的预计,万达投资400亿元建设的无锡文化旅游城的年接待量为2000万人次以上,而上海迪士尼开园第一年的预计流量为1000万人次。

  有业内人士认为,王健林在此时的高调表态不排除是为万达在文旅领域的投入制造营销噱头的可能。

  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公开喊话上海迪士尼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根据“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新媒体舆情数据平台“新微邦”显示,截至5月27日,话题关注度较高的是网易、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等媒体。

  媒体观点倾向性分析

  腾讯网报道认为,万达与迪士尼竞争,消费者将是最后的受益者。迪士尼的规模大,但是数量少,而万达城则遍布全国各地。消费者选择万达城可以就近出行,既便利又省钱。迪士尼主题公园自身的营收状况也并不乐观。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

  《北京商报》报道称,王健林此举是在制造营销噱头。主题公园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便上海迪士尼在中国的盈利时间超过十年,也是受市场环境以及行业竞争等综合因素影响所致,与万达的全国扩张并无直接联系。文中引用专家观点表示,王健林在此时的高调表态实际上更像是为万达在文旅领域的投入制造营销的噱头,万达与迪士尼存在很大差距,如果迪士尼20年内无法盈利,那么万达的文化旅游项目未必会实现盈利。

  东方网报道认为,上海迪士尼应该感谢有人为它“揭丑”。参照香港迪士尼的运营情况,王健林的推测并非毫无根据。从上海迪士尼最近的试营状况来看,除了门票外,公园内的其他消费也贵得让一般消费者难以接受,这种局面需要得到改变。传统的唐老鸭、米老鼠不一定会被市场淘汰,但是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激烈的竞争不可怕,而对于企业来说,对于上海迪士尼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万达,而是迪士尼自己。

  搜狐网报道认为,迪士尼与万达最终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王健林吐槽迪士尼没有创新,可实际上这些年迪士尼不断的推出新IP及人物形象,一直都在与时俱进,同时能在全球造成极强的轰动效果,而这足以成为主题乐园的强大后盾。迪士尼积攒的近100年的IP和经验,不是万达能与之媲美的。如何增强用户粘性,如何让迪士尼始终不可替代,是上海迪士尼需要面对的问题。毕竟万达开遍全中国,如果迪士尼自身的优势、特色不再突出,的确很容易被万达碾压。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黄光裕归期尚远 获二次减刑11个月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