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年。
2016年初,极少发微信朋友圈的陈年,更新了一条状态:“最近两天,有机会回望凡客重置这两年,心里最想说的话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吧,然后,重归于好。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
“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这句话,出自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在那本巨著中,乌尔比诺医生垂危之际,用尽全力将最后这句话说与自己的妻子。只是,陈年更新朋友圈时,没有人知道,这句话是说给凡客旧部、过往用户抑或凡客自己。
自2015年4月“一封情书”发布会至今,陈年没有在任何场合公开露面,也不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家老骂我。”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苦笑道。而更为难堪的是,在凡客重置、陈年蛰伏期间,这个曾经的电商传奇,已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凡客还活着?”提及凡客,数位受访用户第一时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此发问。
但确实,凡客还活着。这个创立9年、融资轮数高达7轮、仍未上市但喘息至今的企业,已成为一个电商界无法复制的样本。并且,陈年坦言现在自己无比轻松:库存及债务问题都解决了。凡客不仅还活着,而且熬过了最为黑暗的那段时间。
劫后余生
凡客之前,陈年从未与一个企业相处长达9年之久。
在卓越网,陈年挂职4年,后因其易手亚马逊而出走;与我有网的缘分仅1年多,便就此了断。直到38岁时创立凡客,这个只比陈年的女儿大几个月的企业,某种意义上就像陈年的另一个孩子。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孩子”命途多舛。在“凡客体”风靡的2010年,凡客营收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300%,不仅是垂直电商老大,更在全行业排名第四。2011年,凡客开始变得野心勃勃,年营业额从1月份制定的60亿,“修正”为3月份制定的100亿。
为了完成销售目标,凡客开始大幅度扩张人员、地盘,不断增加库存单品量来进行市场份额的扩张。在鼎盛时期,凡客的员工总数达13000人,拥有30多条产品线。“那时候,我每天都有新念头,什么都想要,什么品类都想做。我们玩命招人的时候,最疯狂的一天可以入职500人;两个月内,我们在全国建立了30个库房。”陈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可是,在商业社会里,不可能永远超速前进,凡客膨胀的速度,终究比不上幻觉破灭的速度。扩张过快,品质难以跟上,造成用户流失,进而库存高企。2011年底,凡客库存达14.45亿元,总亏损近6亿元,营收为32亿元,仅完成既定目标的三分之一。尽管此后陈年开始想尽办法降库存,提高毛利率,却收效甚微。最后的结果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陈年每天都要面对债主追逼。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年痛定思痛,决定压缩人员,将产品减为只剩一款白衬衫。在陈年看来,除去免烫衬衫是可以体现技术工艺和壁垒的东西之外,凡客创办之初,也是以衬衫起家的,“只不过后来越做越疯,就把当初的念头给忘了”。
如今陈年在回溯这段过往时,显得更为冷静释然,也颇有了些自嘲意味,“凡客彻底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快。”从13000多人锐减至现在的180人,策划团队仅3人,从曾经年营收高达60亿到去年营收5亿,从百度搜索指数最高一度超过12万,如今仅4000多,好在曾经高筑的债台,到2015年8月终于消停。“这些都是快的结果。关键是怎么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