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巨头伊利2015年年报显示,伊利年收入首次突破了600亿元,净利润46.54亿元,双双持续增长并稳居行业第一。10年间,伊利收入增长6倍,而数字背后是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不断挑战经营难度系数的努力。
乳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产业链跨越第一、二、三产业,链条上环节多,挑战无处不在。加之过去一年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乳业市场整体呈现增速放缓、利润摊薄等特点,更加大了乳企的经营管理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潘刚如何带领伊利取得双增长的业绩?
挑战:“坏天气方见好舵手”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乳企来说,过去一年是举步维艰的一年。一些企业曾经的“明星产品”受消费者需求转变、电商对线下渠道、现行价格的冲击等因素影响陷入低迷。甚至有国内乳业人士表示,中国乳企在2015年后将陷入低增长甚至零增长阶段。
“坏天气方见好舵手”,通过运用大数据洞察消费者需求,潘刚发现,当前乳业面临的困境背后恰恰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他在多个国内外行业峰会中,提出了适应“中国乳业新常态”的观点,指出中国乳业要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就必须变革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与消费者连接的方式、推出符合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
在潘刚创新思想的指引下,伊利率先在行业内掀起一场革新旋风:运用大数据,深度洞察和分析消费者需求;集聚整合了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成功将市场需求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建成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率先发布中国首个“母婴生态圈”战略,用互联网思维与消费者实现连接……一系列的行动,使企业走近了消费者。同时,凭借“奔跑吧兄弟”、“最强大脑”等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现象级综艺节目,伊利将品牌传播主题与节目活动内容深度融合和生动展示,拉近了消费者与企业的距离。
年报中显示,伊利创新品类产品销售增长强劲,常温酸奶安慕希零售额同比增长460%;在母婴渠道,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金领冠珍护”零售额同比增长27%,托菲尔零售额同比增长921%。
“不创新,无未来”,潘刚眼中的创新,不仅关系着一款产品的业绩增长、影响着一家企业的发展,更决定了整个行业的生存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