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侦察兵的真实回忆录:与越南特工日夜搏命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00:55:54

  1984年7月16日是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奉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个特种侦察大队,在秘密状态下开进了老山前线,我所在的13军侦察大队负责老山当面的侦察作战,右翼即老山以东是54军侦察大队,左翼即西面马关一线为50军侦察大队。

  作为侦察作战的参与者,这场战争虽已远去,南疆硝烟早已散尽,但长眠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的战友,他们永远年轻的音容笑貌恍若就在眼前;活着的战友分散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无法聚首,但25年前的声声珍重犹在耳边缭绕,好似刚刚分手!

  怀念,因为不愿放弃有一种深沉的情,这是血与火中生命铸就的的爱;回首,因为总有那么一种精神鼓舞着我们,支撑着我们无论何时都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战斗;纪念,则是因为今天从昨天走来,忘记昨天意味着丧失今天,面对未来会茫然无措!

  侦察大队,侦察作战,在此前的军事辞典中绝对是个陌生的词。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此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野战作战部队的侦察分队,主要负责战役战斗情报的侦察和收集,弄清特定作战对象的兵力部署、火力配备,工事构筑等等情况。战中则负责将攻击部队带到待击地域,或带领穿插分队到达指定地域,基本完成了任务。所以,解放军侦察分队的主要任务是为作战部队提供军事情报。与单独执行特殊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有着质的重大区别。

  侦 察大队,从编制构成、作战原则、任务性质、战术行动,完全按照特种部队的要求实施进行。当然和作战部队交换情报,配合作战部队采取战役战术行动,本是特种部队的职责和任务之一。

  侦察大队的主要对手是越南特工队,这是一支经历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曾被侵越美军称为“丛林变色龙”的有着很强战斗力的特种部队。并特别善于在山岳丛林地行动。

  侦察大队确定越军特工队为对手,却是由越军特工队决定的。

  1984年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1军、14军先后收复了老山、八里河东山、金厂等边境战略要点。为此,越军调集精锐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扑,均被我军打退,死伤累累。越军至此才醒悟过来,与中国大部队作战除了自取其辱,没有胜机。越军及时改变战术,在中越边境展开了特种战。妄图以特种战争占得边境冲突的先机,并拖垮中国大部队。

  越南特工分队对边境我方一侧采取的是日奥??不停的袭扰战,其袭扰的主要对象,军队为我军的炮兵、卫生后勤单位等防卫能力较差的部队,采取打了就走的战术;地方以乡镇村干部为对象,实施绑架、暗杀制造恐慌,威胁我边民不敢参与到保卫边境的战斗中来。

  我国化了巨资从联邦德国进口了两部最先进的炮兵数字雷达,其中一部就部署在中越边境(另一部部署在中苏边境)。越军一支特工队误打误撞摸到雷达阵地,先是往猫儿洞里扔炸药包和手雷等,睡在猫儿洞里守卫雷达的某部战士以为是越军迫击炮袭扰,便不出洞躲避炮火。越军特工队往一个个猫儿洞塞完了炸药包和手雷后,顺手把这个雷达炸了。

  部署在前沿的中国炮兵,1984年6、7月份,最紧张的时刻晚上都是站“班哨”,即整个炮班全部不睡觉通宵处于战斗状态中。在越军特工队神出鬼没的骚扰下,一线指战员患上了奇怪的病--综合疲劳症!这种病的主因是精度连续长期处在高度紧张中,睡不着觉休息不好造成的。

  改变中越边境作战我军这一不利态势,大部队不行。必须以小对小,以进对进。保卫边境安全的最好方式,就是敌人在进入国门前制止他们的行动。将越军特工队的作战行动扼杀在其营房里。五个侦察大队共有3000多名侦察勇士,一字排开与越军特工队展开了血与火的较量。

  毫无疑问,越军对中国迅速派出五支特种作战部队遂行特种作战,惊恐万分。这就是中国大国的气势,一上来就是3000多特种兵,在老山左右翼200来公里边境线全面出击,全面渗透,越军防不胜防,根本没有办法应对。这样的大手笔也只有邓小平等老一辈军事家有魄力胆略挥就。

  此时,中越边境遍布地雷。我侦察大队行动分队渗透,通常要开辟秘密通道。由工兵预先排除秘密通道上的地雷,保证行动队安全、隐蔽渗入敌后方。侦察工兵为了开辟胜利的通道,我们大队仅第三侦察连工兵班侦察作战凯旋时,全班只有副班长小王身体健全回来的!

  后勤保障,特种侦察大队行动时食用的是一种刚生产的轻便食品,称为“高原巡逻专用食品”,用塑料包装的半斤袋装有提神的糖果,有做工精细富有营养的米饭、蔬菜和水果等等配套食品。但侦察大队更多的是自制食品,咸大头菜干,咸肉干。为了多带弹药,只有减少食品携带量,通常在行动后期得依靠丛林中野菜野竹笋充饥。有时在敌后一次行动时间超过半个月,到后期饿上几天也是家常便饭。南疆5至10月是雨季,侦察兵雨季行动时,基本上十天半月浸在雨水中身上没有干过。晚上,就靠在树上在大雨中闭会眼睛睡上一会。十三军侦察大队第一次渗透行动,第四侦察连二排长付孔亮腹部受伤肠子流出体外。这本是可以救治的战伤,在抬着付孔亮回来的路上,大雨连续下了一天二夜,盖在付孔亮身上的军用雨衣渗水严重,雨水从他上面的伤口渗进,再从下面的伤口和着血水渗出,在快要到达11号界碑时,付孔亮因血流尽停止了呼吸!这一天正好是1984年的中秋节晚上。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