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亲历者忆长春解放:一个大饼能领走一个大姑娘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30 11:17:27

  长春外围解放军给老百姓发路费、赈济稀粥情景

  长春“困卡子”给几代人留惨痛回忆

  只有一个心思:找东西吃,活下去!

  史料载,经过半年左右的围困,1948年10月19日10时,我军从四面八方开入长春市区,长春全面解放。10月21日凌晨,据守在中央银行大楼的国民党司令部在几声象征性的枪响过后,宣布投降,长春彻底解放。

  一份史料载:“根据人民政府进城后确实统计,由于国民党‘杀民’政策,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12万人。”从这个角度上说,长春人民为解放全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

长春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吹响胜利的号角

  百姓故事

  76岁老太写自传再现“围城”岁月

  三弟说句“不等了”饿死逃亡路上

  在吉林省会长春市普阳街旁的一栋居民楼内,76岁的沙秀杰老太太独自奋笔。“我在写自传,主要是关于那段岁月。”沙秀杰说,这部书稿已初告完成,“大约4万余字。”

  沙秀杰所说的“那段岁月”,包括1948年解放长春的前后。那些日子,给这位老人留下终生难以抹除的痛苦烙印。“经历过长春‘困卡子’的老百姓,很多人不在了,我想留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沙秀杰动笔了。

  一个大饼能领走一个大姑娘

  1948年3月,5个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师初步包围长春,实行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

  15岁的沙秀杰那时每天最希望的事,就是听到枪声。沙秀杰说,当时左邻右舍常聚在一起,听城外的枪声,“枪声越密集,我们越兴奋,就盼着共产党早点打进来,这说明要解放了。”

  进入初夏后,城内粮价飞涨,“一个大饼子可以换到一个金镯子,甚至能领走一个大姑娘,我家意识到情况不妙,全家人想逃出城去,但当时国民党不放百姓出去,说是禁止出城投共。”

  另一种历史说法是,国民党初期禁止市民出城,意在以市民作为人质。

  三弟饿倒路边像副“小骷髅”

  家中无粮,沙秀杰的大哥、二哥参加了国民党军队。沙秀杰一家能在城内度日,得益于大哥、二哥每天从军队伙食省下的两个大饼子。

  “我和三弟每天去取大饼子。”沙秀杰说,那时有个场景,令她一生难忘,“一次取完大饼子,三弟跟在后面,他说‘二姐,我饿’。我没理他,他就在身后念叨。走了一会,听到后面没动静,回头看他倒在路上,那不是人样,就是一副‘小骷髅’,我心软了,用手指甲抠下一块喂给他吃,他才有劲走。”

  史料载,在围困长春的5个多月里,长春7月底即告粮绝。

  “鬼节”出逃粪堆里找豆子吃

  农历戊子年七月十五,公元1948年8月19日,距离长春全面解放尚有两个月。

  这一天,住在长春东大桥小庙街下附近的沙秀杰一家五口,与邻居王家三口,推着小破车踏上逃亡路,“当时城里饿死了很多人,没人抬这些尸体,倒哪算哪了。我们再留在城里,只有死路一条,出去还有生的机会。听说国民党在七月十五放百姓出城,那天是鬼节,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沙秀杰一家在当日下午赶到国民党的哨卡。“他们在洪熙街设了卡子,也就是解放后的红旗街。很多百姓得到消息,推着小车,聚在这里,大约有几千人。大家也不知去哪里,只晓得出了城,见到共产党的部队就有救了。”

  沙秀杰记得,通过哨卡时,两边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名为检查,实为搜刮。武器、粮食一律不予放过。往前走不到百米,他们又碰到一伙土匪,“他们用毛巾蒙面,也是抢”。

  再往前走,见到许多露天而卧的难民。“听大家说,前面没路了。也不能回城去,因为国民党要打枪。”沙秀杰一家与邻居王家在道旁的一个破楼茬子里安顿下来。这条路上的一口井和植物,就是数千难民的一切,他们只有一个心思:找东西吃,活下去。

  被困第3天,邻居“王叔”和他的孩子饿死了;第10天,三弟说句“那我就不等了”,当晚饿死;路边凡是能入口的东西,俱被一扫而光,沙秀杰曾在一摊粪便里找到几颗没有消化的黄豆,冲洗后吃了……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