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人民军队的序列中就有国民党起义军,井冈山时期也有国民党起义军加入红军。应当说,国民党军弃暗投明举义旗,贯穿着新中国成立前人民解放军的整个历史。1949年,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军队番号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当时共有70个军,其中有10个军由国民党起义军组成,4个军由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起义军合编而成。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国民党起义军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立下了可圈可点的历史功绩。
创军时期:人民军队序列中有3个军又1个师,由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国民党军组成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国民党北伐部队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起义部队中,有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第二十军全部,共6个团,贺龙时任第二十军军长、起义军总指挥;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共8个团,由叶挺指挥;第四军二十五师的七十三团和七十五团,由周士第指挥。另有第四集团军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的3个连和国民党南昌市公安局2个保安队,朱德时任军官教育团团长和公安局局长。
起义部队共2万余人,实力最强的是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其次是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和周士第领导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一部。
起义的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的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下辖第二十、九、十一军,共2万余人。这是人民军队序列中的第一批国民党起义军。
当时起义军的领导机构是这样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委员: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中央代表:张国焘。
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参谋长刘伯承,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代主任恽代英)、副主任章伯钧。
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兼),党代表廖乾五。所辖第一师师长贺锦斋,党代表方维夏;第二师师长秦光远,党代表陈恭;第三师师长周逸群,党代表徐特立。
第十一军军长叶挺(兼),党代表聂荣臻。所辖第十师师长蔡廷锴;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兼),党代表颜昌颐;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
第九军军长韦杵(未到职),副军长朱德,党代表朱克靖。第九军实际上是个空架子,没有下属部队。
教育团参谋长陈奇涵,政治保卫处处长李立三。
南昌起义后,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决定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破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埔,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先后到达宁冈砻市,两支革命军队胜利会师。5月4日,在砻市召开会师庆祝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十、十一、十二师,共1万余人。
如今,在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保留最完整的南昌起义部队,是济南军区某集团军的某师。
在人民军队初创时期,除南昌起义中的国民党起义军外,还应当提到广州起义中的国民党起义军,它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武装--工农革命军第四师。
1927年12月11日3时许,在共产党员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下举行了广州起义。
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党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共5000余人。第四军教导团是由原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分校改编的,叶剑英曾兼任团长。该团共1000余人,装备较好,战斗力也较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武装力量。此外,国民党第四军警卫团也是共产党掌握的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部队。在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也参加了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