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大文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另一种解释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26 07:02:21

  话说公元405年,陶渊明总算在彭泽做了县令。陶渊明不会阿谀奉承,不会上下打点,不搞贪污腐化。所以即使当了县太爷也是清贫的很。真可谓清水衙门。那年头,朝廷拨下来的办公费很少。又要负责三班衙役以及师爷的工资钱,仅仅靠俸禄是难以应对的。但是工作任务很繁重,主要是负责朝廷摊派的各类的税赋和贿赂上级的银两。所以陶渊明很累、很烦、很穷。

  有一天,上级派督邮来彭泽县检查工作,按照官场的常规,所到之处县令要好好招待,然后多多打点银子。以求督邮大人向上级美言。陶渊明没有钱打点督邮,只好准备空手去见督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手下提醒说,陶县长啊,你得穿官服,带银子去见督邮的。陶渊明终于忍耐不住了:我不能为五斗米向小人折腰。意思是我不能为当这个县令、为这点俸禄向贪官屈服。于是,一甩袖子,扔下官印,辞职还乡了。由此,历史上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辞官不做呢?仅仅是不满于督邮的检查吗?本小编分析如下:

陶渊明画像

  一、 诗人,不喜欢做官。陶渊明生于公元352年,属老鼠的,胆子小,怎么可以做官呢?他很适合写诗,特别是田园诗歌写的好极了。写下了《饮酒》、《归田园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千古不朽的诗篇。属于文人气质,信仰文学,蔑视官场,这样的人是做不好官的。

  二、 喜欢自由恬淡,做不习惯官。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只做了80天,就辞职了。他的血统里有做官的遗传因子,其祖父做过太守。公元415年,也就是陶渊明辞去县令10年后,朝廷找他做著作左郎,他称病不出。干什么呢?在家种地,亲自躬耕。陶醉于恬淡的田园生活。固守自给自足的原始农民意识。后来檀济道带了许多粱肉(腊肉),去拜访陶渊明,请他出来做官,他还是没有出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