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鬼子兵帽子上的两片“屁帘儿”是做什么的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06 16:59:42

  看过抗战图片或影像的朋友,会发现日本军的军帽后面有两片“垂布”,类似我们平时看到的小孩“屁帘儿”。这是做什么的呢?

  最近抗战剧密集播放,许多朋友问及此事。其实,关于“垂布”,已有多种说法。所以我们集中了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对这种东西的用途有几种说法:

  一是说这做制式源于法国军队。主要用途是为了遮阳和防止蚊虫等叮咬。据说,这种军帽最先是法国在北非军团中使用的。因北非地处沙漠地带,为了防止兵士被阳光暴晒而灼伤皮肤,而在后颈处加了布片,这布片同时还可以防止虫、蚊的叮咬。

鬼子兵的“屁帘”形象

 

  近代鬼子组建于明治时期,最早效仿的即是法国军队的服装样式。因此,这种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二是说为了防止战场上的炮震。为了防止步炮兵或专业炮兵战斗时耳朵被炮火发射的声响震聋,同时也为了减弱对方炮声。这种说法似很牵强。

  三是说源自鬼子传统做法。日本古代士兵出征时有戴“阵笠”的习惯。“陈笠”,即士兵作战时戴的斗笠,后有布帘。这种说法认为,这即是日本帽垂的渊源。

鬼子兵的“屁帘”形象

  四是说源自狗日的天皇的护祐。据有关资料,鬼子最早配发“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当年7月7日天皇颁布勅令,向占领台湾的鬼子配发“军帽垂布”,用于遮阳防暑降温。

  后来,这布条被视为“护身符”,更被宣传为天皇对每个士兵的恩赐:两块布分别是“八宏一宇”和“四海一体”。

  还有一种说法,咱们留到最后,据说鬼子兵在长城抗战中被29军的大刀砍怕了,特地留了俩“屁帘儿”,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什么卵用。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