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太平洋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也曾前后拥有过三艘航空母舰,分别为“悉尼”号、“复仇”号以及臭名昭著的“墨尔本”号。其中“悉尼”号原属英国海军“庄严”级轻型航空母舰,原名“可怕”号。由于没能在二战结束前服役,该舰于1947年被转交给澳大利亚海军,次年完工投入服役。
“悉尼”号是澳大利亚海军历史上第一艘正规航空母舰,而它在服役早期也成为了澳大利亚海军的旗舰。在1951年至1952年间,该舰随同“联合国军”一同参与了在朝鲜战争中的行动。1955年,随着经过了现代化改装的姐妹舰“墨尔本”号到来,“悉尼”号被改编为训练舰,至1958年退出现役,原计划的现代化改装工作则被取消。
其后因澳大利亚海军海外兵力投送能力,“悉尼”号被改装成了一艘高速运兵舰,并于1962年重新投入服役,先后参加了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的冲突以及越南战争。1965年至1972年间,该舰总计进行了25次运兵行动。在1973年退役后,虽然各方面均有着将“悉尼”号改装为博物馆的计划,但最终还是在1975年将其卖给了一家韩国拆船厂。航行中的墨尔本号航空母舰
与其前任相同,“墨尔本”号也属于“庄严”级轻型航空母舰。该舰最初由维克斯·阿姆斯特朗船厂作为“庄严”级首舰于1943年4月开工,原名“庄严”号。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因此该舰在下水后不久便无限期停工。直到1947年澳大利亚海军决定买下这艘航母补充自己的海军航空力量之后,才得以重新以澳大利亚航母“墨尔本”号的名义急需建造。
幸运的是,与“悉尼”号不同,澳大利亚海军决定对“墨尔本”号进行大规模该进,以使其能够应付一段时间内的舰载机和航空技术发展。而这一决定也使该舰成为了全世界第三艘装有斜角甲板的航母,因为同样的原因,该舰的竣工时间也远远落后于澳大利亚海军同时买下的“悉尼”号,直到1955年才得以投入服役。
墨尔本号航母上的A4攻击机
由于较晚的服役时间,“墨尔本”号并没有得到像“悉尼”号那样参与朝鲜战争的机会,而只是在越南战争中扮演了支援性角色,从未执行过实际作战任务。虽然如此,“墨尔本”号的生涯却也并不平淡——该舰在服役期间曾发生过多次撞船事故,甚至还在6年间连续撞沉了两艘驱逐舰!第一次撞船事故发生在1964年2月10日,当时“墨尔本”号正在澳大利亚东岸的杰维斯湾进行一次检修后的试航工作,由驱逐舰“航海家”号担任其航空引导舰。
当晚20时50分左右时,海面已经一片漆黑,两舰在进行一次大角度转向后正在重新调整队形。而“航海家”号在这一系列的机动过程中没有向“墨尔本”号发送警告信号。到“墨尔本”号的舰长终于在一片漆黑中发现对方航迹与自己交叉时,一切拯救工作都已经太迟了。20时56分,“墨尔本”号舰首一头撞上了“航海家”号左舷,直接将后者斩成两段,致使其锅炉发生了爆炸,不久后便沉入海底,全舰官兵中有81人随舰沉没。“墨尔本”号随后也不得不回到港口整修。64个月之后的1969年6月3日,当“墨尔本”号在南中国海与美国海军的一次联合演习中再次发生撞船事故。这一次事故与上一次如出一辙,同样是在驱逐舰担任夜间航空引导舰时因变换队形导致,只不过悲剧的主角换成了美国海军的“弗兰克·E·埃文斯”号驱逐舰。撞击的结果也如同命中注定一般——“墨尔本”号又一次直接撞断了转向失当的驱逐舰,导致后者沉没,73名美国海军官兵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