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罩在“墨尔本”号身上的厄运并没有结束,该舰仍然事故频发,连续两次与商船发生轻度碰撞。1972年,该舰又发生了大火,损管人员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扑灭。但短短两年后,“墨尔本”号在1974年7月再次撞船。过了两年,该舰又在悉尼湾撞上了一条日本船。
在如此的霉运笼罩之下,虽然该舰在1977年前往英国接受了一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但却还是接连发生了锅炉爆炸和雷达天线脱落的奇怪事故。澳大利亚全国上下一致认为该舰已经不应该继续服役下去了,以免再给士兵甚至百姓带来什么灾祸。1982年,该舰终于在一片唏嘘声中退役,三年后在拆除重要设备后被卖给了中国,成为了后者所获得的第一艘航母舰体。在对其进行研究之后,“墨尔本”号最终在广州黄埔船厂被拆解。
满载状态下的墨尔本号航母
1951年末,由于澳大利亚海军获悉“墨尔本”号的建造和改装工作最早也要到1954年3月才能完成。澳大利亚海军为满足其双航母编制的需求(一艘部署于本土,另一艘则随盟军在海外行动),决定暂时先租借“复仇”号航母以填补“墨尔本”号竣工前的空缺(按照计划“墨尔本”号服役后“悉尼”号还要进行类似的现代化改装,这一段的空缺也由“复仇”号填补),租期从1952年至1956年,英国海军并不向澳大利亚收取租金,但后者也必须支付将该舰重新投入服役所需的整修费用。
1952年11月13日,“复仇”号正式加入澳大利亚海军序列。因该舰仅为租借而来,澳大利亚人并没有为其更改舰名。在“复仇”号入役时,人员捉襟见肘的澳大利亚海军甚至不得不将一艘轻巡洋舰列为预备役,才勉强凑齐了新航母所需的水兵。在此之后,该舰也并没有参与任何实际作战行动。
海港中的墨尔本号航母
与“墨尔本”号相似,该舰同样时运不济。1954年3月曾因海况恶劣而有一艘搭载着30名舰员的小艇倾覆,7人因此丧生,参与救援的潜水员则有一人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一个月后又与驱逐舰“巴丹”号发生刮蹭事故,所幸二者损伤都比较微小。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澳大利亚海军对于双航母编制的需求也随之减弱,这样一来国会也能省下很大一笔军费预算。因此“复仇”号在1954年6月便提前退出了现役,成为了澳大利亚海军最为重要的训练舰。至1955年5月,“悉尼”号接过了训练舰任务,“复仇”号则在三个月后回到了英国本土,结束了其在澳大利亚海军中的生涯。随后又在1960年被租借给巴西海军,成为了后者的“米勒斯·吉拿斯”号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