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张仪得到了老同学苏秦的支持。
苏秦和张仪同在鬼谷子那里学习过。过去是同学,但现在身份不同了。
苏秦这时已很神气了,他身佩六国相印,当着六国军事合作给织合纵条约理事长。那里的发展机会很多,苏秦又是师兄,肯定待自己不错。
张仪又错了,他到赵国后,苏秦对他很冷淡,给他吃的饭很一般,都是仆人才吃的饭。
张仪比苏秦晚毕业几年,大概二人过去在学堂时关系不错,说不定张仪还帮过苏秦的忙。张仪满心以为苏秦会对他投桃报李,苏秦的冷淡对他是当面泼来的一盆凉水。
张仪又错了,苏秦是实实在在要帮他的忙。
苏秦大约已经觉察了,他的合纵主张不合时宜,他的合纵长的位置也难以长久。自己因没有碰上好机会,只好搞合纵,为什么让张仪也来牺牲。
这些话不好和张仪说。他如果对张仪说了,张仪不但不会感谢他,反而还会怨恨他,这个老同学,太那个了。苏秦只有将军一法,对他冷淡。不仅如此,苏秦还好几次当面批评张仪,是好男儿应当自己去求取功名,怎么无能到要求同学帮助才能在社会立足,我这里不需要你这样的人。
张仪虽然没有被当贼一样抓起来,但却比被拷打还难受。同学啊,那是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同学不是兄弟姐妹,但一起生活五六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结伴游玩,凑份子打牙祭,那情分比兄弟姐妹还深。进入近代以后,女子进学堂学习,同学这个词语里面又加进了一道深深的香味。更有不知多少对男女同学,在学堂里互恋互爱。女同学是面若桃花,男同学是高岸冷峻。男同学用自行车带着女同学一起去洗澡,车轮飞转、铃声叮?,引起了路边多少男女同学的欣羡。春天为什么这么美啊,就因为有热恋中的女同学的更加美丽的倩影在宣春啊!同学,人们一想起这个词就陶醉啊,多少青春年华,多少鲜活爱情都凝聚在这个词里面了。张仪很不幸,偏偏遇上了苏秦。张仪气炸了肺( 这是夸张,张仪的肺还是好好的 ),决心到秦国去,借秦兵打击赵国,打击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