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写下一段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寥寥数笔,堪称礼教时代里对爱情最真切大胆的注解。凭借一部《牡丹亭》,汤显祖奠定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后人甚至将他与西方顶尖的戏剧大师比肩,称其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好人难当:汤显祖因除夕放囚犯回家过年丢官
把自己的名声看做处女的贞操
和《牡丹亭》才子佳人的爱情喜剧相比,汤显祖的人生无疑是一场悲剧。他字义仍,号海若,祖籍江西临川,后迁居汤家山(今江西省抚州市)。
汤显祖生在书香门第,祖上4代均享有文名:曾祖汤瑄,嗜藏书、好作文;祖父汤懋昭,字日新,博览群书,精黄老学说,善诗文,被学者推为“词坛名将”;
父亲汤尚贤是个知识渊博的儒士,为明嘉靖年间着名学者、藏书家,重视家族教育,为弘扬儒学,还在临川城唐公庙创建了“汤氏家塾”,并聘请江西理学大师罗汝芳为塾师,教授宗族子弟。
生于1550年的汤显祖,天生聪颖,卓尔不群。史书记载他“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都啧啧称赞。据说5岁时就能对对子,乡邻皆去检验,连出数对,没有不应声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