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写下一段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13岁时,督学赏其才华,将他补为生员,结果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年才弱冠,就已经饱读五经、诸史,精通乐府、五七言诗;此外,旁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可谓“全才”。
26岁时,汤显祖的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问世,次年又刊印诗集《雍藻》,一时间声名鹊起,海内人士都以与他结交为幸事。
汤显祖的《牡丹亭》世界闻名
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才俊,却在科举一途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1577年、1580年,汤显祖两次参加科举,均落榜。他的名落孙山,实际上是当朝宰相张居正暗中操纵的结果。
当时,张居正的儿子正好也参加会试,取中进士早已是内定,但同时,张居正希望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也好掩人耳目。
四处打听之下,得知最有名望的考生是汤显祖和沈懋学,于是曲意笼络,声言只要肯同他合作,就担保他们高中。
沈懋学屈从于张居正的淫威,果然如愿以偿地与宰相公子一同榜上有名;正直的汤显祖却洁身自好,先后两次拒绝招揽,并讽刺地说:“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