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会回来吗?
长地持有的内地投资物业已经不多了。长地2015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目前持有约150万平方米的投资物业。其中,在香港持有约130万平方米,而在内地仅剩20万平方米。
这130万平方米的投资物业是长地旗下四大业务板块之一,其他三大板块分别为发展物业、酒店及服务套房、于上市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权益。其中,投资物业占比29%,总估值高达1233.31亿港元,主要包括写字楼、零售、工业物业及停车位,以估值金额计算,96%的投资物业位于香港。
随着5万平方米左右的上海世纪汇广场的出售,长地目前在内地仅有15万平方米投资物业,相当于21个足球场大小。
李嘉诚非常欣赏《左传》中的这句警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不管李嘉诚近年来陆续抛售内地地产物业基于何种考虑,他从抛售的这些物业中却获利颇丰。
比如,此次出售的世纪汇广场项目交易价格为200亿元人民币,根据长地董事会预计,此次交易,集团将获得未经审核得益约62.2亿港元(约人民币54.3亿元)。
世纪汇广场项目是长和系在2004年拍下的。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路179号,地处上海目前唯一四条地铁线交汇的商业据点。
从2013年8月开始,李嘉诚就陆续抛售内地投资性物业套现,到了2014年其更是加快了减持进程。2013年8月,李嘉诚以26亿元出售从1997年入手的广州西城都荟广场项目,该项目位于荔湾区黄沙大道8号,总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位于地铁1号线及6号线黄沙站上。
尽管西城都荟住宅部分直到2008年楼市处于冰封时才开始出售,但出售价位却高达1.5万元/平方米。到2011年,最后一批住宅的售价已高达2.5万元/平方米,粗略测算,住宅部分为整个项目创收至少达20亿元。
2013年10月,李嘉诚家族以71.6亿元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东方汇经中心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
东方汇经的售价是当初拿地时价格的8倍还多。根据当时和记黄埔的公告,出售东方汇经中心50%股权将净赚18.4亿港元。
2014年4月,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的盈科大衍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盈科地产”,00432.HK)宣布,以72.01亿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根据盈科地产当时估计,出售该项目税前盈利26.46亿元。
对于李嘉诚的上述动作,有人说,这是他看空中国房地产的表现,也有人说,这仅仅是他做出的短暂性选择。刘福垣的观点属于后者。“他(李嘉诚)还会回来的。他现在是看哪里好就往哪里走,但这仅是短暂性的。”
“应该说,(这)是一个生意人非常理性的做法,即哪里盈利水平高,资金就会流向哪里。”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与刘福垣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向1℃记者表示,“从这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李嘉诚在全球资产配置方面有其独到的和前瞻的眼光。”
严跃进分析说,以李嘉诚投资的思路,他若认定部分物业价格高估,即会采取抛售的做法来回笼资金,进而增加对其他投资机会的把握。
李嘉诚卖掉的上述4个物业给他带来了369.7亿元的现金流。
纵观李嘉诚几十年的商海历史,人们很容易发现,他时刻都在保证手中有充足的现金流。有人曾提问李嘉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保守”。
如果,以“保守”来看待李嘉诚家族在中国内地一些商业举措的话,无论是项目正常销售还是抛售,都获利颇丰。那么他在英国的投资呢?能用“保守”、稳健来形容吗?
林春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