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新希望刘畅:我是创二代 不是富二代(2)

来源:综合 时间:2016-11-07 09:49:33

  她表示:“当你的积累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自信的时候,原来的压力会变成背后的动力来支持你。我和互联网创业英雄们对话,发现大家做的东西从根本上是一样的,在企业家精神和模式上是异曲同工的。未来如果把养猪行业做得时尚,让大学毕业生都愿意来农村了,我会很enjoy。”

  因此,她在陈春花的帮助下,用了三年加快了对新希望的改造,首先是让管理团队年轻化,新希望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刘军表示,通过三年的努力,新希望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下降至40岁,公司多位副总裁只有40出头,而投资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甚至比互联网公司还要年轻。

  其次,新希望六和完成对本香农业、嘉和一品等多起收购案,“与我们国家相同,我们公司的供给侧改革也一直在做。”她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新希望近几年一直在调结构的基础上努力保证增长,以确保适应新的商业模型,适应新的食品端和农牧端。

  “我现在要把盈利单元变成服务,我的用户是大型养殖场,在食品板块就是社会化餐饮和终端消费者,我们做这样的事情都是适应新的环境。”刘畅告诉记者。

  新希望的希望在哪里

  目前,作为80后少掌门,独立接手新希望六和后,刘畅发现虽然新希望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600多家公司,营收超过1000亿,成为全球第二大饲料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但现实是农业企业估值很低,向互联网转型困难重重。

  “我参加各种各样的EMBA、培训班和创业营,把自己放在不同人群中。”刘畅表示,“我想要留下来,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在刘畅看来,现阶段单纯农业的估值不高,但农业是食品的基础,而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中国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城市消费人群需要更好的食品,更安全的食品管理。食品消费发展空间大,估值也较高。

  因此,新希望将实体业务分成两端:前端是农牧端,跟农民、养殖户打交道。后端是食品端,成立美食研发中心,把中餐标准化,和消费者打交道;希望通过社会化餐饮和互联网渠道,找准不同的消费群体。因此,需要对公司做数据化、互联网化改革。“我们是一个纯粹市场化企业,是社会倒逼我们在变,也是我们自己拔自己的毛,逼着自己在变。”

  刘畅的野心不仅体现在实业上。

  刘畅在采访中不断表示,除了实体外,金融投资也是新希望集团的重要板块。“通过民生银行参与金融与投资,我们学会了如何做金融,也理解了金融对实业的意义。”

  此外,新希望也在努力扩张其国际化的步伐。

  “我觉得国际化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新希望在澳大利亚投了很多企业,去到海外,怎么撬动资源是最核心的。”刘畅说,未来新希望的海外业务共享,将由目前的5%增长至20%。

  显然,刘畅正在努力撕掉自己身上“富二代”的标签,正如她的父亲刘永好所说的那样,他和女儿最大的不同是,“她有一个有钱的老爸,而我没有。”

  在刘畅看来,她与父亲还有一个不同是,“因为我有一个富爸爸,所以我可以体验更多的消费,我是最好的用户。”(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侯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