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失误
今年上半年贝因美业绩大幅下滑,王振泰又一次顶着压力站在了风口浪尖。不过这一次,贝因美方面显然已无法用“转型阵痛”作为理由,王振泰决策失误的矛盾直接被摆在了台面。
7月14日,贝因美对外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上半年预计亏损2.1亿元至2.3亿元。公司方面解释称,业绩预估由盈转亏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受假冒奶粉事件及奶粉新政配方注册过渡期行业秩序混乱之影响,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少于原预计,从而出现亏损。
这样的解释显然已不能让投资者满意,业内人士表示,假货数量较少且已过风口浪尖,对贝因美业绩不会构成实质性影响。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同样的注册制即将实施的背景下,贝因美的竞争对手三元股份上半年扣除政府补贴后的净利润也基本与去年持平,甚至略微有所增长,那么贝因美缘何陷入巨亏?
据媒体引用知情人士的信源称,贝因美亏损与其去年的“买一赠一”活动有关。由于优惠力度较大,经销商纷纷参与,但贝因美并没有兑现承诺,引发了经销商的不满,今年年初,不少经销商就此闹事,贝因美无奈只能兑现,显然,优惠活动使得贝因美赔了不少钱。虽然上述理由并没有得到贝因美方面的认可,但媒体称,经销商渠道已证实“买一赠一”的活动确实存在,且并未对上述事实进行否认,只称“不太了解”。
仅从业绩层面来看,王振泰去年对经销商的决策无疑有所偏差,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司的库存量,但库存压在经销商层面,无疑也会打击经销商的积极性。
品类扩张加速
实际上,在2015年之前,贝因美还一直占据着国产奶粉老大的席位,公开资料显示,贝因美成立于1992年,由于在2008年没有卷入“三聚氰胺事件”而声名鹊起,此后发展顺风顺水。
虽然“亏损不是一日炼成的”,但王振泰上任后,确实使得公司的经营状态每况愈下,这与 “二次创业”的转型政策有极大联系。
首先在产品品类扩张方面,王振泰将消费群体由此前的0~6岁扩展至0~12岁,产品品类扩张势必带来投入的增加,但投入的效果至今也并未显现。
此外,2014年王振泰主推儿童奶系列新产品的决策也受到质疑,彼时儿童奶市场早被蒙牛、伊利等占据了大半江山,新推出的儿童奶系列与其他品牌并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这使得贝因美的儿童奶业务扩张困难。年报数据显示,贝因美儿童奶子公司2015年亏损4500万元。
近年来,王振泰使得贝因美不断变“大”,但在产品升级上并没有太大成就,一些单价250元/罐以上的中高端产品销量并不太好。
除了内因,由于对国内奶粉信心不足等外因,也导致大部分消费者确实更愿意为进口奶粉花大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