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升级“打造沉浸式的商业空间”
爱琴海购物公园是国内第一个沉浸式的商业空间,我们力求做到,让顾客的注意力,始终沉浸在对度假体验的感受中,而不会被其他环节所割裂、干扰、抽离。
这就要求我们要像营造一座公园一样去打造商业空间,用空间联通消费者情感。为此我们对公共空间进行了精心的打造,如爱琴海里的“老公寄存处”不仅被中央台报道,更引发了全国百余家媒体的关注。
同时我们还大力在爱琴海内引入艺术、绿色以及社交元素,让顾客在爱琴海里感受到属于自己生活方式的熟悉氛围。
爱琴海的沉浸式体验不仅在视觉上,同样在听觉和嗅觉上。
我们邀请专业音乐团队定制爱琴海风格的专属音乐,并从国外引进专门调配的专属香氛,给予顾客一个从体验到分享的完整多维体验。
谈论存量盘活方面
“商业地产库存是多数地产企业都在面对的实际痛点。”
商业地产库存压力明显,较住宅去化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对地产经营影响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高达15263万平方米,同比激增23%。有关数据还显示,二三线城市商业用房等消化周期在50个月以上。很多业内人都表示,商业地产去库存形势非常严峻,压力要较住宅地产更大,将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健康发展。
6月末的数据显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市场累计存量再次刷新历史新高,已达5267.75万平方米,同比上涨幅度达10%。
“购物中心增量放大,管理分化日趋明显”
一方面库存压力明显,但另一方面国内购物中心的供给量仍然在持续放大。
过去五年,中国购物中心总量以年21%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17年,仅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总量将再增长60%。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共有161个大中型商业项目开业(不包含3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商业项目和各类专业市场),与去年同期增加144个相比,增幅达11.8%。
面对众多入市项目,成熟的商业运营能力已经成为市场上明显的价值临界点。市场供给量虽然增大,但国内商业地产领域集中度并不高。80%的商业物业分散在没有独立商业运营团队的地产企业手中。而这些地产企业普遍面对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四点:
一、商业地产综合体的销售与自持体量失衡,现金流覆盖率不匹配。
二、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新兴区域集中供应量过大,物业盘活周期长,导致大量空置;
三、租售比失衡导致整个行业中投机空间大于投资空间,风险转嫁到中小投资者;
四、商业专业人才缺失,尤其是有商业地产运营经验的整体团队。
缺乏专业的运营能力导致了商业物业经营的压力激增。
“红星商业的资产管理服务,核心在于建设开发的流转效率与资产运营的价值效益。”
基于目前的市场现状,红星商业推出资产管理业务,满足地产企业对于资产盘活、资产运营以及资产升值上的开发运营需求。
很多人询问,你们的资产管理服务有什么特点?我的回答是,我们所有的服务都是来自于地产企业的现实需求。
而商业地产开发运营中最重要的关注点无外乎两点——建设开发的流转效率与资产运营的价值效益。
而红星商业的价值,恰恰体现在这两点上。
红星商业是为地产企业提供商业全产业链服务的不动产运营商。
这种服务模式最大的价值就是长效解决地产合作企业对于商业板块所有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红星商业在不同开发节点上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选址规划的前瞻性、筹建流程的把控、商业功能及场景设计、运营上持续收益的贡献以及在资产资本化的成熟模式。在以上几个大的板块中,红星商业不仅有成熟的运营经验而且会在每一个项目中都融入自己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