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耐克大中华区CEO董炜:耐克的进攻,不是为了防守(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25 17:30:45

  背后真正的系统性思维

  在耐克,这种系统性的思想就是“分类进攻”策略。在我们较早的文章里,曾经把它译作为“分类技巧”。耐克的理论依据是,同一种运动爱好者之间的共性远大于地理位置上的相关性。比如,篮球迷之间的共同语言大于地理概念上的同一个国家的人。于是公司开始把世界从简单粗暴的“鞋服配”重新划分成体育运动区块,尤其是在那些觊觎已久的市场。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是分类进攻的成功之作。据中国媒体报道,当时追赶者阿迪达斯为了登顶中国市场,花费近1亿美元抢得奥运会赞助权。然后为10万名奥运会工作人员以及中国代表团提供了服装和鞋。但是随后一年多,然后的销售低于预期、库存高企,志在必得的一年反而出现了下滑。

  这个时候,面对高调的对手,耐克则暗中开始了分类进攻。举例而言,公司把注意力集中在赞助中国单项奥运运动队和运动员。时任耐克品牌总裁查理·丹森曾经指出,无论从支持运动项目的角度,还是商业营销的视角,这都是对公司资源的最佳运用。事实证明,耐克公司从2008年运用这一分类战略之后,其销售额增长了70%。有分析指出,耐克能够在随后的经济危机当中元气不伤也应该归功于此。

  几年之后,另外一个代表性的案例发生在伦敦东北一家名为Stratford Westfield Mall的购物中心。这里的14家耐克零售商本来重复推销大量相同的产品;在分类进攻开始之后,他们开始各自经营特定的领域。比如,一家专注于滑冰运动的零售商获得了该类别的主要产品,同时转移走了店铺里所有的篮球鞋。在改造之后,该中心的销售额增长了近20%。

  而记性好的奥运迷会记得,这家店铺就位于后来伦敦奥运会的举办地。耐克在干什么?他们在有系统地通过分类进攻蚕食与对手的必争之地。

  “过去看数字是横向的鞋服配。现在切成了最主要的几项运动,篮球、足球、跑步等。然后又分为男生、女生和青少年,接下来才是不同地区。”董炜回忆那段时间变化时指出,当时的财务数字变得空前的具有信息量。而作为财务条线上的管理者,她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两个对于零售业至关重要的数字:转化率和售罄率。因为销售决策必须提前两季做出,为了避免商品变成存货,她会通过这两个数字从宏观经营效率追踪到每一个零售端,以便做出科学的预测。

  菲尔·奈特的初心

  谈到分类进攻思想的起源,她认为这来源于一种公司文化,也就是全球CEO马克·帕克经常说的一句话:永远思考真实的用户需求。公司文化大象无形,有时却会微缩在领导者的口头禅上。雷军的新口头禅是“顺势而为”,贾跃亭在一个小时里可以说几十次“化反”(化学反应的简称)。我查阅了大量的采访资料,对各种引语做了一次人工分词统计,发现耐克高管口中的高频词汇之一是“authentic”(真实)。

  这种追求“真实”的公司文化可以回溯到菲尔·奈特——耐克品牌的传奇领袖,《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当中的那位永远带着墨镜、最特立独行的领导人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奈特认定运动员的真正需求被阿迪达斯和彪马等公司忽视了。随后,在被他奉为导师的长跑教练比尔·鲍尔曼的帮助之下,两人开始了围绕运动鞋的创业。而这家公司也从此改变了人类运动的成绩和效率。

  现在,这种文化已经被帕克继承了下来。《华尔街日报》在去年曾经披露过一个细节:在帕克乘坐的湾流私人飞机的翼梢内侧,画着一只不完整的AIR MAX运动鞋。这是帕克和公司的鬼才设计师廷克·哈特菲尔德合作设计,于1987年推出的经典球鞋,决定了耐克公司日后的成功。

  在那次合作的最后关头,两人虽然预感到一个伟大的产品即将诞生,但是仍然在一个细节上产生了分歧。帕克需要在鞋带和鞋子的下半部分之间放置一条加固带。对设计草图了如指掌的哈特菲尔德指出这样做毫无必要。

  帕克则从运动员的角度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倚赖理性的工程师思维,有的时候要在外观上让运动员感受到安全和信心。这一点让两人最后达成了一致。如今,这种设计在耐克的门店里比比皆是。而飞机翼梢上的这幅图案只有从机舱内才能够看到,是帕克和哈特菲尔德用来互相提醒、回到初心的一个暗号。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