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格力涉足新能源电动车已成板上钉钉的事,但董小姐究竟瞄准的是时下火热的新能源电池还是汽车制造,还仍待解。
再度站在台前,董明珠道出了其中的真相:"很多人说我们是跨界收购,实际上我们是协同发展。"她透露,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是看中其锂电池方面的优势。收购成功以后,我们打算把所有的新能源技术融为一体,解决一个家庭甚至一栋楼宇的能源问题。
另外,董明珠还透露,收购银隆后格力业务也要向新能源汽车延伸,目前产品已经设计出来并进行试运行,但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此次论坛上,格力宣布其多元化战略,除了手机和新能源汽车,格力还在多个领域布局。董明珠透露,格力目前跨入了大型智能装备时代,已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制造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不能单一的依赖国外的技术。
事实上,格力开启了多元产业布局至少已有四年时间,但冰箱、小家电、手机等业务多是通过企业内部推动的方式进行扩张,而汽车等产业则是通过并购。目前,格力已经形成了它的多品类、多品牌的"多时代"。除格力外,格力电器还拥有大松(生活电器)、晶弘(冰箱)、凌达(压缩机)、新元(电子)、凯邦(电机)等5个品牌,成为一个品牌族群。
此前在专业化口号上坚持多年的格力,近两年在多元领域不断转变,也一度引发业界讨论。格力的战略发展至今,其在专业化和多元化上是否冲突,也一直备受争议。
董明珠也首次谈及这一敏感话题。她认为,导致了中国人对中国的品牌没有信心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太逐利而行了,格力电器无论今天是专业化也好,明天是多元化也好,我们始终不放弃的是专注。当我们在相关产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完全有能力延伸到另外一个领域里面去,就会超前布局。"能不能做成一件事,你的内心世界多大,你的视野就有多大。"
路径南辕北辙
美的格力均以多元破局
在智能化风口之上,谋求智能制造产业的突破,成为家电企业的共识,然而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之上,家电巨头美的和格力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线。
沉寂了一年之后,近年来谋求新思维的美的,在掌门人、职业经理人方洪波的主导之下,开始了一轮在全球领域的多元并购,这轮收购来得迅速,且颇有节奏感。
仅半年时间里,美的相继对日本东芝白电业务、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库卡的收购、Clivet八成股权发起了三次国际收购。而近日,美的更是在这些收购的后续进展上忙得不亦乐乎。但显然,美的这些并购均指向了传统家电领域以外的智能产业。
格力也抛弃以往专注扎进空调业的理念,开始大规模多元涉猎,并在短短一两年内插足小家电、手机、机器人、环保等众领域,最近又开始暗中布局新能源汽车。
显然,白电业两大泰斗都意识到了行业面临的规模和利润均难增长的困境,开始寻找突破困局的出路,当美的选择以并购方式直接吸入资产,做外延式扩张的时候,格力开始了引入合作伙伴,将多产业资源引入制造产业链。(证券日报 记者 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