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思川数年来在“接班”上的表现,刘革新更不吝予以极高评价。“他聪慧过人,少年老成到经常让人忘记他还是个孩子,今后接班科伦是众望所归。”在谈及爱子时,刘革新曾如此说道。
利君股份董事长何亚民的女儿——何佳接班的步子相对较慢。1983年出生的何佳,在2010年还在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随后担任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不过,尽管步子慢,但何亚民让女儿接班的意图也并不弱。2014年,何亚民辞去全资子公司利君科技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同时,公司董事会委派何佳担任全资子公司利君科技的执行董事。公告一出,外界就普遍认为这将是何佳开始“踏上接班之路”。
14%“企二代”不愿接班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二代开始踏上接班之路,但并非所有民企都能顺利将企业交到下一代手中。其中决定要素就是子女们的接班意愿。
2015年由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显示,相比于父辈较高的交班意愿,家族企业二代的接班意愿并不高。在报告抽样的839家家族控股企业中,明确表示愿意接班的二代仅占总样本的31%,还有14%的二代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班,另有45%的二代对于接班的态度尚不明确。
与此同时,不少家族企业本身对传承规划也并不明确。报告考查了被调查家族企业的领导权传承规划情况,发现我国家族企业普遍缺乏明晰系统的传承规划。其中,31%的企业表示完全没有考虑交接班问题,30%的企业仅仅有过简单的考虑,系统考虑过领导权传承问题且形成了明确方案的还不到6%。像新希望、科伦药业这样早早确立接班人并在少年时期就有计划地进行培养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因此,在面临这样的情况下,也有民企开始将目光投向职业经理人模式。事实上,同属希望集团的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陈育新就选择了职业经理人模式。陈育新在卸任华西希望集团总裁后,聘任并无血缘关系的王德根为集团总裁。对此他曾表示,“刘畅接班,刘永好征求了我的意见。我说可以,这样的考虑是对的。”而聘任王德根做总裁,是因为他是逐渐在企业里成长起来的,具备做总裁的人品和能力,不用是可惜了。他认为民营企业做大以后,不管是家族接班还是职业经理人团队,把企业做好才是第一位的。
华西都市网记者赵雅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