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张大中: 为了“战斗友谊”(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4-22 16:39:55

  张大中与黄光裕,也是商场利益角逐中争斗时寸土不让,事过后生出战斗友谊的典型。

  2006年4月,张大中和陈晓签署了大中与永乐的《战略合作协议》,结果永乐却被国美收购,闹出1.5亿元定金被大中没收的风波。在2007年4月举行的“2007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被媒体问及时任国美董事会主席黄光裕如何看待大中和永乐的门店时,黄光裕甚至表示:大中门店含金量比永乐的低很多,无法和永乐相比。而且在涉及大中和永乐之间的官司纠纷问题时,黄光裕毫不掩饰地表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没事找事。大中违背了行业道德,拿了人家的1.5亿,还在那里哭成泪人,搞了一个什么网络调查,伪装成弱势群体。”

  苏宁有意并购大中电器期间,进行了漫长的并购“摸底”,直至2007年12月12日,苏宁正式宣布退出并购;2007年12月16日,国美正式宣布获得了对大中股权的独家购买权,购买价格约为36.5亿元。从此,仇家变亲家,中国家电零售业格局也由“三国演义”变成了“美苏争霸”。

  战斗友谊

  商业故事的戏剧性还不止于此,黄光裕入狱后,复出的张大中反而成了国美的“定海神针”。

  张大中表示,本来把大中卖给国美后,他就完事了。后来,由于陈晓(曾任国美董事长)离开,黄光裕想找一个临时的董事会主席。“考虑到曾经作为竞争对手时,我们俩肯定天天研究对方的举止,他对我底子比较熟悉,觉得我比较可靠。”

  五年前,张大中接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一职,并担任非执行董事。本来卖了大中电器,套现巨额财富的他,投点项目日子也可以过得很轻松,为什么在花甲之年还要重回竞争激烈的家电零售业“受累”?

  张大中不太认同“受累”的说法。他表示:“搞企业这么多年,他(黄光裕)后来委派我的这点事,是非执行董事,应该是站脚的事,不是很牵扯精力,所以我应该理所当然地接受,同时大家在这个业态里耕耘了很多年,也结下了战斗友谊。”

  “我们都是八十年代起家,我搞制造,他搞销售,大家在九十年代中期有了交集,后来家电连锁的商业模式越来越雷同。在发展的步伐上,他年轻,在全国跑得快;我对北京熟悉,在北京圈得大一点,各有特点。”张大中回忆道。

  作为国美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的张大中,与国美的“老板娘”杜鹃、国美总裁王俊洲,他们之间在决策、分工中又是如何配合的?

  张大中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美只是国美控股旗下业务的一部分,在“大国美”的层面,“国美有一个重大决策委员会,主席是杜总(杜鹃)。我是国美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董事会有什么事,我负责召集,让议题在董事会合理运转,并且获得通过;俊洲他们是管理层,负责具体操作的,这三股力量配合还是比较默契。”

  对于在国美决策中起的作用,张大中坦言,自己有时会看到黄光裕,“重大决策还要跟他沟通一下”。谈及黄光裕的状况,他幽默地说道:“挺好,经常除除草。”

  一位国美的中层干部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平时很少有机会与张大中直接沟通,毕竟“张总更多地在董事会的层面”。

  从目前国美的董事会成员看,大部分都是非执行董事和外部的独立董事。以这个角度看,在行业里德高望重、为人谨慎谦和的张大中,更多地扮演着稳定国美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作用,毕竟黄光裕和国美董事会已经历过“黄陈之争”的阵痛。

  对张大中来说,能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大中电器”,伴随着国美事业的发展壮大而健康成长,也是一件乐事。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王珍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