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王健林不满偏见愤离H股 下站回A股瞄准5000亿市值(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4-06 16:11:46

  暗潮涌动去A股

  当初,港交所盛情邀约向万达商业抛出橄榄枝,万达商业也对香港资本市场融资寄予厚望,但事到如今,这份姻缘走到了尽头。

  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万达商业在港上市时间比较短,基本没在香港发可转债之类,退市比较简单容易。

  从可操作性上看,万达商业实现私有化的时机也较为成熟。不足300亿元人民币的要约成本,对万达集团而言,不太会形成资金压力。

  接下来,首富要干嘛?去A股!兵贵神速,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想不到,万达说干就干的速度就是这样的。

  2015年9月,万达商业曾向证监会提交A股上市申请,拟发行数量不超过3亿股,预计筹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11月13日,万达商业发布了A股招股说明书。

  对于回归A股的原因,刘朝晖曾在去年8月的中期业绩会上透露,第一,同时利用境内、境外两个资本市场,有助于公司多方的融资渠道和经营发展;第二,业务重心在内地,且在内地有非常高的认知度,投资者也希望看到万达商业在内地上市。

  据悉,万达集团总股本高达45.27亿股,但当年赴港IPO时只发行了6.52亿股的港股,占比只有14.4%。也就是说,在港股上市之时,万达就为将来登陆A股“留了一手”。

  过去很多年里,为登陆A股,万达商业已经历过漫长等待,却一次次落空。

  万达商业注册于2002年,2007年通过向万达集团收购27家地方公司,成为万达旗下地产发展的唯一平台。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王健林陆续向37名个人转让股权,并引入机构投资者。

  从2008年3月的第一轮融资开始,万达商业一系列极为复杂的股权操作,并形成了11个机构投资人和113名自然人股东。这其中,既有万达集团总裁 丁本锡、副总裁李耀汉、尹海、宁奇峰等在内的肱股之臣;也有包括史玉柱、张大中、卢志强、孙喜双、丁明山、何志平等与王健林交往深厚的富豪;还包括建银国 际、天津银元嘉基金、华控产业投资基金、太盟基金、赣州壹泰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

  最早,王健林在2005年就和麦格理合作赴港发行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失败后,他从2007年开始回内地准备IPO,却赶上了2008年及2010年两次暂停期,无奈拖延至2014年。

  最后,王健林放弃了A股排队,转而把万达商业推向香港H股。兜兜转转15个月H股之旅后,王健林要重回A股排队,为万达商业未来的资本帝国展开新的布局。

  “关于回归A股的议案,公司曾在2015年8月18日召开股东大会,内地股东全票通过,香港H股也有99%以上的通过。”万达内部人士张凯(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若未来登陆A股,对于万达商业有三重利好:提升估值、优化融资、加快转型。内地的低利率环境,以及房地产业可享受的各种政策利好,均可帮助万达获得更低的资金成本和更大的转型空间。

  “尽管内地A股也在调整周期,但证监会主席换人带来的新气象,无疑给了王健林加速回归的信心。”水皮称,以内地对大地产龙头的估值,万达可望能拥有20倍的市盈率定价,估值可望接近5000亿元。

  众望所归,固然是好,但万达商业能否顺利回归,还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目前排队上市企业多达数百家,万达商业会搭乘哪班车存在很大变数,可能少则几个月,多则两年以上,甚至更久。

  所有人,需要等待的耐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